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乡村振兴开局好、起步稳、基础牢

时间:2022-09-30 10:34

      2018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提出了22项重点指标,明确了7个方面59项重点任务,部署了82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5年来,各地各有关部门齐心协力落实落细《规划》,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重大成就。今年是《规划》的收官之年,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农村经济司司长吴晓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五年砥砺奋进,乡村振兴未艾。乡村振兴战略制度框架不断健全,规划体系、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和考核机制不断完善,党对乡村振兴的全面领导不断加强,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领域硕果累累,乡村振兴开局好、起步稳、基础牢。

《规划》实施情况良好成效显著

  吴晓表示,初步来看,《规划》实施情况良好成效显著。22项指标中,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比例、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3项约束性指标已实现;其他预期性指标,如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等进展顺利、符合预期。59项重点任务,如夯实农业生产能力基础、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等,均已稳步落实、落地见效。82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如数字农业农村工程、乡村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农村就业岗位开发行动等扎实推进、效果明显,有力地支撑了《规划》制定目标的顺利实现。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谈到,《规划》实施5年来,我国粮食产能稳步提升,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端得越来越牢。脱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产业就业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脱贫地区的发展动力越来越强。富民乡村产业持续壮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渐成趋势,农民就业增收渠道越来越宽。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粮荒及地缘冲突升温的当下,我国牢牢守住了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吴晓表示,“面对冲击,我们强化底线思维、极限思维和忧患意识,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深入实施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着力健全粮食产购储加销体系,以国内稳产保供来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具体来说,一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始终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放在突出位置,确保需要时产得出、供得上。紧紧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和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加快种业振兴,开展核心种源技术攻关,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超过95%,实现了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二是强化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完善粮食生产支持政策。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帮助小农户发展粮食生产。三是统筹调控粮食市场,稳定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完善粮食加工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畅通“北粮南运”物流通道,健全成品粮油加工、运输和销售网络,提升粮食调拨集散能力和应急保供能力。加强全环节粮食节约减损,反对食物浪费。

  在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方面,曾衍德介绍,各地各部门集中资源、聚合力量,全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扶持政策,优化帮扶强支撑;聚焦重点群体,健全机制防返贫;突出重点帮扶,倾斜支持增后劲;抓实产业就业,拓展渠道促增收。目前,832个脱贫县全部编制完成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截至8月底,超过65%的监测对象已消除返贫风险,其余均落实了帮扶措施。

乡村产业实现高质量新发展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当前,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日益完善,农业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彰显地域特色和乡村价值的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综合利用协调发展。2021年,全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6%,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休闲观光、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农村创新创业活力不断迸发。

  《规划》把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摆在重要位置,突出用发展的办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5年来,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曾衍德介绍,一是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加快发展。加工转化率达到70.6%,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提高到2.5。新增5万多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二是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全国休闲农庄、观光农园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达到30多万家,年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三是农村电商蓬勃发展。各类涉农电商超过3万家,农村网络零售额超过2万亿元,直播带货等新业态不断涌现。四是乡村特色产业传承发展。累计认定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673个,遴选推介乡村特色产品2438个、乡村工匠662个,创响了一批“乡字号”“土字号”特色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规划》把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作为重要内容,提出要以生态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为导向,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曾衍德说,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是农业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5年来,我国农产品绿色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农业资源保育能力稳步增强,农业产地环境保护能力稳步加强,城乡居民绿色生活质量稳步提高,我国居民消费需求正由“吃得饱”向“吃得好”“吃得健康”转变。

  为此,各地各部门聚焦《规划》部署,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绿色转型,主要体现在“提、控、优、增”4个字上。

  ——节约资源提效率。加强耕地保护利用,大规模建设高标准农田,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发展高效节水农业,综合运用工程、农艺、品种、管理等措施,有效提高农业用水效率。加强生物资源保护开发,开展农作物、畜禽、水产种质资源普查,建设种质资源库,推进内陆七大重点流域和主要江河湖海休禁渔制度实现全覆盖。

  ——源头减量控污染。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投入品减量化,通过替代减量、技术减量、社会化服务减量,综合提高化肥农药利用率。推进生产清洁化,制修订农业行业标准5800多项,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示范作用,带动农业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推进废弃物资源化,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机制,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能力。

  ——系统治理优生态。加强农田生态建设,选择274个县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推广稻渔生态种养等模式,建设田园生态系统。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全面实施长江“十年禁渔”,推动水生生物恢复性增长,因地制宜调整黄河流域种植结构,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

  ——全链提质增效益。推进农产品加工业绿色转型,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副产物加工利用,促进加工减损、梯次利用、循环发展。推进农产品绿色流通体系建设,新增一批产地冷藏保鲜设施,推动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加快覆盖农业主产区和消费地,逐步降低流通成本和资源损耗。推进绿色农产品消费,在批发市场、超市、电商平台等设立绿色农产品销售专区,引导绿色农产品消费,城乡居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必须保持定力和韧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吴晓表示,当前各地锚定目标、把牢方向,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乡村振兴,展望不远将来,大美乡村可期。下一步,将继续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更富裕、生活更幸福、乡村更美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振兴道路必将越走越宽,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现代化目标必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