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临期食品监管仍需加强 消费者要理性购买

时间:2020-12-01 10:18

  原价每袋22.9元的韩式冷面3.99元一袋,每袋9.9元的印尼进口玉米片3.49元一袋,36元8瓶的椰汁只卖25.5元,这些平时售价不菲的食品,但因为临近保质期,以意想不到的“白菜价”出售。近年来,部分大型超市增设临期商品打折区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往日让一些商家头疼难以处理的临期食品,似乎成了一种新的商机。越临近期限的商品价格越便宜,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有些人还专门做起了临期食品生意,线上线下销售火爆。那么拥有800多亿元的临期食品在未来市场中还需怎样的监管才能不造成过期浪费以及前置销售等方式……让我们拭目以待。

线上线下走俏

  原价每袋22.9元的韩式冷面3.99元一袋,每袋9.9元的印尼进口玉米片3.49元一袋,36元8瓶的椰汁只卖25.5元,这些平时售价不菲的食品,因为临近保质期,以意想不到的“白菜价”出售。近年来,部分大型超市增设临期商品打折区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目光,往日让一些商家头疼难以处理的临期食品,似乎成了一种新的商机。

  在淘宝、京东、甩甩卖等电商平台搜索“临期食品”发现,相关店铺数量众多。打开淘宝App,一些临期食品店铺内巧克力、坚果蜜饯、糖果布丁等零食品类应有尽有,店铺首页打出“越临近越便宜”“一样的品质,更低的价格”“省钱才是硬道理”等口号,商品名称前均标识“临期”二字,店铺热卖的饼干和薯片等单品,月销量均超万份。

  在甩甩卖平台,火锅底料、方便面、肉脯等零食品类也是应有尽有。以6个月到保质期的印尼进口玉米片为例,页面显示3种口味的玉米片保质期8个月,售价7.69元,已售出4437件;以1个月到保质期的希杰韩式冷面为例,页面显示已售出1882件。

  在京东App找到“临期食品”专题页面,各种超低价休闲零食让人眼花缭乱,以规格108g、保质期到明年3月左右的泰国进口芒果干为例,原价26.9元,现在只需要7元,且大部分商品都显著标明了保质期,越临近期限的商品价格越便宜。

  除了线上生意火爆,在线下,临期食品凭借较低的价格,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青睐。在这样的情况下,甚至出现了一些专门售卖临期食品的零食店。

  在山东济南山大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专门做临期食品生意的店铺,货架上被各种货品塞得满满当当,10元6瓶的康师傅乳酸菌饮料、12元两罐的星巴克、10元3包的进口饼干,这些“过分”实惠的捡漏产品,在这里都能找到。“临期商品如果不销售出去是一种资源浪费。目前我们还在尝试阶段,希望能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该门店负责人说。因为有些临期食品货源并不稳定,一些商品卖完就没了,所以店内商品的种类更新较快,数量也有限。

  不过,大型的商超、市场对于“保质期临界”的期限要求更加严格。一位食品供应商介绍,如果不进行打折促销,大部分的商超、便利店会在食品保质期限到达40%左右时,将食品退回给供应商,而这些食品就成为临期食品。

  举例来说,一个保质期100天的食品,在距离到期还有60天时,就可能会被算作临期食品。商超、便利店退回货品时,大部分的供应商需要退回等额货款。

  在临期食品市场拓展之前,供货商挽回这部分损失的方式,是将退回来的货给对保质期临界要求更低的普通小店,不过这也仅限于仍有一段期限才到期的食品,其余则只能在到期后销毁。

  有报道称,2019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0556亿元,根据艾媒咨询数据,预计2020年将超过11000亿元。《2020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去年我国进口食品金额已经高达908.1亿美元。粗略估算,如果按照5%的沉淀库存计算,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超过800亿元。

建议消费者理性购买

  所谓临期食品是即将达到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关于临期食品的标准,目前并没有明确的国家规定。但参考原北京市工商局在2012年发布“食品保质期临界”的标准:标注保质期30天到不足9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0天,比如灭菌包装的肉食品、鲜鸡蛋等;标注保质期16天不足30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5天,比如酸奶;标注保质期少于15天的,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比如牛奶、未灭菌熟食等。

  那么,临期食品能吃吗?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的答案是:可以。因为,临期食品还处于保质期内。钟凯认为,商品包装设置保质期,是商家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理论上讲,在保质期内的食品都应该是安全的。

  2011年4月20日,原卫生部发布GB-7718-2011对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做出如下定义,即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2012年1月27日,原国家工商总局发文明确要求,食品经营者对即将过期的食品应向消费者作出醒目提示,也就是说,到了保质期临界期限的食品需要告之顾客并单独出售。

  当然,这需要满足一定条件,即是不是按照商品规定的储存方式进行储存。比如,一些商品要求常温保存,一些需要冷藏,另一些则需要通风。

  挑选临期食品也有“门道”。消费者在挑选临期食品时,除了关注商品储存条件外,还需要观察一下商品是否有外包装破裂、异味、变色等异常,由此帮助选购临期食品。一位不愿具名的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时,一定要理性,不能因为价格低廉,就一次囤很多。如果购买量太大,无形中拉长了食用时间,无法做到即买即食,一旦过了保质期,吃了会影响身体健康,不吃又是一种浪费。

监督机制需完善

  临期食品之所以会出现,和庞大的食品生产体系相关。食品从生产到被人们吃掉,一般会经过品牌商(或者进口商)、经销商、零售商等多个流通环节。而临期食品有可能出现在不同环节。最简单直接的是零售渠道卖不出去,一旦过期,只能直接丢弃销毁。食品安全法明令禁止出售过期食品,过期食品的归宿往往是制作动物饲料,要么只能沦为垃圾堆肥或者焚烧。另一部分临期食品来自于食品运输和批发过程中。在这些过程中,也有可能出现快过期的临期、包装破损等情况。

  但临期食品的生意要想做大,还面临重重挑战。出于价格体系和渠道控制,大品牌并不会让低价的临期产品散布在市场的各个角落影响品牌的形象。而有些进口食品由于价格不透明、品牌知名度低,也未必能有很好的市场。

  “国家监管部门对于临期食品的流通还没有细则,这对于临期食品处理也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是否要设立临期食品公司的准入制、是否要采取审查制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未来在减少食物和餐饮浪费的大环境下,需要形成国家、行业、企业、渠道端以及消费端对临期食品共同监督的机制。

(彭宗璐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