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海口琼山区产业扶贫:养殖黑山羊 脱贫喜洋洋

时间:2020-09-17 09:37 阅读:1458

  9月15日,在琼山区三门坡清泉村黑山羊标准化养殖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场长卢照武和几个同事在羊舍忙着照料黑山羊。该基地通过引进黑山羊特色养殖,按照“公司+基地+村委会+贫困户”的产业模式,大力发展黑山羊养殖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家门口就业 生活得改善

  为了保证基地黑山羊的健康,卢照武带着记者来到消毒室,在智能消毒机对全身进行消毒后,一行人才进入基地羊舍。

  羊舍呈长方形,两边都设置了大小不等的羊栏,中间是走道,每个栏里圈养着10多只羊。看见有人进来,黑山羊开始“咩咩”叫个不停。

  给羊打疫苗、制作颗粒饲料、整理羊舍……每天,卢照武一踏入基地,工作环节就一环接一环,虽然忙碌,但是他看到羊天天长大,听着羊的叫声,感觉非常充实。

  卢照武是清泉村人。早年,卢照武懂点电焊技术,经常出门在外打短工。不幸的是,因为一次意外,眼睛受伤,做不了电焊工,只能回家干农活。

  屋漏偏逢连夜雨,卢照武和妻子又因腰椎盘突出,干不了重活,2014年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在最苦的时候,政府给我送来了20只种羊,对口扶贫单位市统发公司给我们发放了桔子苗、槟榔苗,给孩子发放了助学金。”有了雪中送炭的支持,再通过勤劳致富的双手,卢照武在2016年就脱贫了,并把自己的羊发展到了100多只。

  2019年,卢照武被基地聘请为场长,每个月工资有5000元。

  “我以前从来没有领过这么高的工资,公司还给我交社保,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在采访的过程中,卢照武说得最多的是“感恩”,他感谢党和政府给了自己一个脱贫的机会和美好生活的开始;感谢帮扶单位市统发公司,给自己提供了一个这么好的就业平台和待遇,让一家人的生活更加稳定,让未来可期,“我只有多干点活,好好把羊养好,才能对得起现在的生活。”

  肯吃苦、勤学习、爱钻研,卢照武的生活也越过越美,越过越有奔头。

  产业扶贫 科技来助力

  要想甩“穷帽”、去“穷根”,产业扶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

  2017年,清泉村的对口扶贫单位—市统发公司,为全面落实好产业扶贫和做大壮实村级集体经济工作,通过“公司+基地+村委会+贫困户”的模式,吸纳清泉村贫困户258户入股,依托海南省顺吉森公司与中国热科院热带作物品种研究所共同建设三门坡清泉村黑山羊标准化养殖项目。

  公司租用闲置校舍作为养殖基地和扶贫培训基地,为贫困户及周边群众提供免费的养殖技术培训。并通过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讲解、入户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对黑山羊养殖户进行面对面、手把手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户黑山羊养殖技术水平和劳动技能。

  “2019年,基地共销售400只黑山羊,为入股脱贫户共计发放分红金额19.6万元。目前,还吸纳了4户5人进入基地务工。”清泉村驻村第一书记辜政说,基地的分红收入和务工收入,为贫困户永续脱贫提供了支撑。

  平时有专家上门指导技术,羊生病、长势不好,一个电话就可以请来专家,在产业扶贫这条路上,有了科技助力,黑山羊特色养殖路越走越宽。

  据介绍,截至2020年,项目已完成建设2000平方米的黑山羊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和牧草种植基地,羊舍可容纳3000只种养。今年,基地还被评为黑山羊标准化养殖科技扶贫示范基地。在基地的带动下,全镇共有381户农户发展养羊产业,促进了黑山羊产业在三门坡地区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