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
联系我们
文昌潭牛二公堆村推动撂荒地整合流转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文昌潭牛二公堆村推动撂荒地整合流转,做大做强特色产业
盘活土地 促农增效
海南日报记者 李佳飞 通讯员 吉美琪
时值仲夏,正值毛豆丰收的季节。近日,在文昌市潭牛镇二公堆村委会下寨村的毛豆种植基地,一片郁郁葱葱的景象,村民小组长符名伟带领村民在采摘毛豆。
“这里原本是一片撂荒地,30多年没人耕种,直到近几年,文昌实施农村‘三块地’改革,我们将撂荒地整合流转,这才盘活了闲置的土地资源,村集体也有收入了。”符名伟一边忙碌一边说道。
下寨村毛豆种植基地约100亩,由村集体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引进优质企业耕种,土地租金为每亩每年400元,光这一项,一年就能为村集体增收近4万元。
“今年毛豆的行情怎么样?”海南日报记者问。
“还不错!市场价五六元一斤,平均亩产1000斤左右。”符名伟说。
除了种植毛豆,不远处,还有村集体建起的鸡棚。潭牛镇几乎每家每户都养殖文昌鸡,该村也不例外。从以前的零散养殖,到现在建起现代化的养殖大棚,一棚能养殖3000多只文昌鸡,大大地提高了产量,文昌鸡产业也成为带动当地村民脱贫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之一。2020年,该村集体收益8万元左右。
尝到了发展集体产业的甜头,下寨村村民的脚步没有停下。目前村里还有200余亩闲置的土地。符名伟说,借鉴毛豆和文昌鸡产业发展的经验,该村计划引进企业,采取“合作社+农户+公司”的模式发展养牛产业,“初步测算,200亩地可以养殖100头牛!”
产业发展了,村子活了,人气也渐渐旺起来。2019年,返乡创业青年刘放将村子里的闲置地充分利用,改造成排球场、茶馆等休闲场所,建起了可提供餐饮、体验农村生活、欣赏田园风光的农家乐,来到这里的游客可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踏青赏花、采果钓鱼。
“这几年村子的变化真大,不仅环境越来越好,老百姓发展种植养殖业的积极性也在提高。”刘放说,创办农家乐的初衷,也是希望把城里人吸引到农村,把村里优质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推介出去,让更多人看到新农村的气象,帮助村民更好地发展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文昌市潭牛镇二公堆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邹桂益告诉海南日报记者,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二公堆村争取到专项资金245万元,将主要用于现代化农庄综合体建设,村委会将以“党支部+企业+农户”的模式发展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