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规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降低区块链技术进入门槛 完善食品追溯领域标准 专家解读《中国食品行业追溯体系发展报告(2021—2022)》

时间:2023-07-18 15:08 阅读:2821

在近日由中国副食流通协会主办,中国副食流通协会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分会、江苏智信追溯研究院承办的2022—2023(第八届)中国食品安全追溯大会上,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技研发部部长张长峰从环境分析、专题研究、案例分享、资料汇编四部分对《中国食品行业追溯体系发展报告(2021—2022)》进行了解读。

  张长峰就报告“环境分析—追溯行业”部分指出,“通过对6052个信息追溯企业及社会组织的调查统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随着2021年疫情好转,经济复苏,食品安全与信息追溯领域整个产业也比上年有了明显增长。产业仍处于快速成长阶段,市场容量巨大,等待着越来越多的各种类型的企业加入其中。”

  就报告“专题研究—追溯调查分析”部分,张长峰给出追溯调查结论及建议,“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消费者对食品可追溯体系了解还不够深入。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努力普及食品信息追溯的相关知识,加强对消费者的宣传,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由于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设与运行而导致的成本增加最终会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给消费者,因此,政府应当在充分考虑普通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价格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补贴方式,鼓励食品生产企业开展可追溯体系建设。加强企业追溯责任,可追溯体系建立的本质是企业控制风险点、明确食安责任。企业追溯体系建设是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前提条件,企业应在自身能力范围之内形成辐射全国、连接城乡的追溯网络,打造一条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的全过程信息化追溯链条。”

  报告“专题研究—区块链落地性部分”指出,从企业经营层面看,区块链投入产出不高,成本较效益要高很多,主要表现在硬件设备的投入占很大的比例,盈利模式不稳定,数据存储费用较高;另外,企业还面临人力不足等问题。区块链防伪溯源需要一定的信息化基础,许多大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落后;企业的动力在品牌及竞争,不愿意为区块链技术买单。

  从技术层面上看,张长峰表示,数据采集真实性有待研究,无法确保上链数据的准确性,无法解决源头数据造假问题;各地区区块链平台都有自己的逻辑,每个地方要求不一样,缺乏系统兼容性,需要进一步考虑区块链平台适用性;性能不支持大规模商用,交易处理量普遍偏低,不能适用于高并发性的溯源场景,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作量证明的共识机制过于耗能。

  从市场层面看,市场准入门槛较高,运用区块链的食品品类具有“贵标特”特点,如高端白酒、保健食品、个别地标产品、有机和绿色产品等;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和认知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时无法接受;链上数据必须是多方参与、共同维护、共同享有,但是溯源市场中的各方如种植户、加工商、流通商等往往不愿意主动将企业内部形成的相关数据上传,跨境溯源方面,境外的企业不愿意配合开放其数据和生产流程。另外,由于消费者认知问题,没有使用区块链进行食品溯源的强烈需求。

  从政府层面看,当前的法律法规落后于不断发展的技术应用要求,包括系统内部数据的安全规范问题,后续涉及追责时的责任划分问题,智能合约的合规问题等;区块链产业标准不健全,相关国家标准缺失;没有激励机制的保障,仅有相关证书,没有资金支持等。

  报告同时对区块链落地食品追溯产业提出建议。

  加大技术应用场景研究,降低区块链技术进入门槛。发展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配套技术,加强技术间的融合度,解决上链前信息真实性无法保障的难题;创建以行业协会为主,科研机构、技术服务商、大型食品企业、政府共同参与的应用创新平台,组织各主体间的探讨和交流。

  提高市场认知水平,减轻区块链技术推广难度,降低市场准入门槛。通过加大对食品企业的宣传教育,促进企业对区块链技术的了解,提高企业认知意识和接受度。相关行业通过成立专门的区块链应用教学团队,降低参与主体的学习难度和学习成本,增强消费者认可度。

  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疏解区块链技术应用漏洞完善标准。政府牵头,建立食品追溯领域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做到行业约束。由行业协会或者龙头企业牵头,建立食品追溯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团体标准,实现行业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