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潮生水暖带鱼肥 (上)

时间:2022-03-04 10:03 阅读:1768

带鱼,又称刀鱼、牙带、白鱼。南宋《宝庆四明志》称其“修若练带,名曰带鱼”。带鱼是咸水鱼,生活于温、热带海域,在我国沿海可分为南北两类,均在春季出现鱼汛,因此春天是全年产量较高的季节之一。而岁末到开春这一时期的带鱼肉嫩体肥、鱼刺滑软、味道鲜美,也成为不少家庭餐桌上的“新春第一鲜”。

种类丰富多样

  带鱼是硬骨鱼纲鲈形目带鱼科动物,分布极为广泛,全球三大洋的温暖水域地区都出产这一深海鱼。国外如东南亚地区、非洲沿岸等地是带鱼的重要产区。在我国,带鱼和乌贼、小黄鱼以及大黄鱼并称为“四大海产”,在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都有分布。东海带鱼产量占我国带鱼总产量的85%左右。生长在黄渤海一带的为北方带鱼,黄海以南的为南方带鱼。从外观看,南、北方带鱼外形相似,只是南方带鱼比北方带鱼骨骼要大一些。北方带鱼在黄海南部越冬,春天游向渤海,形成春季鱼汛,秋天结群返回越冬地形成秋季鱼汛;南方带鱼每年沿东海西部边缘随季节不同作南北向移动,春季向北洄游,冬季则向南洄游越冬。

  带鱼的种类很多,全世界一共有9个属44种带鱼,仅在我国沿海,就有带鱼属、小带鱼属、沙带鱼属和窄颅带鱼属4个属的带鱼。而人们经常食用的国产带鱼有4种:白带鱼、短带鱼、南海带鱼以及小带鱼。

  白带鱼,也就是人们俗称的带鱼,它在我国沿海都有分布,但主要还是集中在东海。其新鲜的带鱼体表银白光亮,身体最长可达两米。

  南海带鱼,主要生活在东海南部和南海海域,个头比较大。

  短带鱼,主要生活在海南岛周边的海域,个头比较小,一般体长半米左右。

  小带鱼,主要生活在近岸沿海,在我国沿海均有分布,以黄海、渤海居多,在渤海沿岸特别出名的“渤海刀鱼”就属于小带鱼。相比于其他3种带鱼,小带鱼体长较短,一般不超过70厘米,最长不超过1米。小带鱼身体侧线比较平直,在身体中间部分,而带鱼的侧线位于身体中间偏下,靠近腹部。而且小带鱼没有鱼鳔,带鱼是有鱼鳔的。

  现在市面上除了国产带鱼,还会有远洋捕捞和进口的带鱼,这也带来了一些新的带鱼品种。比如沙带鱼,出产于我国南海等海域,但更多的还是分布于印度洋北部等海域。我国从东南亚地区进口的带鱼中,就包括了沙带鱼。还有西非叉尾带鱼,特征非常明显,带鱼尾巴是分叉的,主要生活在非洲西部海域,人们吃到的西非叉尾带鱼大多是由远洋捕捞而来的。

凶猛鱼化身美味食材

  很多人对带鱼的第一印象是长相凶猛。的确,带鱼的长相在海鱼中比较特别:狰狞的面孔下,有着两排格外发达且锋利细密的牙齿,仿佛在告诉世人,它可不是好惹的!

  除此之外,带鱼还有一条如银丝带般的扁长身体,腹部有游离的小刺,游动时不用鳍划水,而是通过摆动身躯来向上游动,这有助于它能快速地游动捕食猎物和躲避天敌。带鱼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白天会潜游到深海,夜晚或阴天成群上浮至中表层水域,追逐小型鱼类、墨鱼、甲壳类生物为食。人们清理加工带鱼时经常会从其嘴里掏出不少小鱼小虾,足以证明这条长途洄游几千里的狠角色确实有两把刷子。有时带鱼还会以同类为食。清代《海错图》中就曾描绘钓带鱼时,带鱼首尾相连、钓上一串的场景。据推测,有可能是其他鱼想趁机咬上已上钩的同伴一口,没承想,连自己也一起上钩了。福建厦门就有谚语说:白鱼连尾钓。

  为了能更加快速地捕猎食物,带鱼进化出一身紧致的肌肉;为了抵御深海的压力与寒冷,带鱼体表进化出了一层细细的银色脂肪。这些特性也让带鱼变成了美味食材:食肉的特性使体内积蓄了大量风味物质;紧致的肌肉可以带来扎实的质感;丰厚的脂肪则为蛋白质增添了香味来源。另外,由于带鱼细长的身材给内脏留下了极少的空间,因此十分适合冷冻保鲜,也容易保存、运输。于是,这种来自深海的美味,通过长途运输,可以到达全国各地。

  不少人对于冰冻带鱼都有着难忘的儿时记忆。作为当时市场上的廉价鱼类,冰冻带鱼就像冬日里蔬菜中的萝卜白菜一样深入人心。在生鲜运输远没有如今发达的年代,家家户户买带鱼从来都不是三两条,而是整箱或是成捆儿地往家搬,甚至很多单位逢年过节都要发带鱼,大人们一拿回家,便成了孩子们的武器——裹着厚厚冰衣、冻得硬邦邦的带鱼如同银光闪闪的宝刀,孩子们拿着挥舞不停。而大人们则在油锅前忙不迭。把冰冻带鱼解冻切段,再撒上点盐腌一会儿,然后裹上面糊下锅。倒的油多点,大火加持,就是炸带鱼;若是倒少点油,就要小火慢煎,鱼段两面变得金黄焦香,便是煎带鱼。这两种吃法几乎席卷了那一时期的家庭餐桌。

古时带鱼难以“登俎”

  带鱼是什么时候登上国人的餐桌呢?

  关于吃带鱼的历史,史料记载并不多。目前能查到的资料多集中在明清两代。明代博物学家、福建人谢肇淛在其笔记《五杂俎》中讲了一则“闽中带鱼”的故事:“闽有带鱼,长丈余,无鳞而腥,诸鱼中最贱者,献客不以登俎。然中人之家,用油沃煎,亦甚馨洁。尝有一监司,因公事过午归,馁甚,道傍闻香气甚烈,问何物,左右以带鱼对,立命往民家取已煎者至宅啖之,大称善,且怒往者之不市也。自是每饭必欲得之,去闽数载,犹思之不置。人之嗜好无常如此。吴江顾道行先生亦嗜闽所作带鱼,遇闽人辄索,而闽人贱视此味,常无以应之也。”说的是福建沿海产带鱼,身长一丈多,全身没有鳞,味道特别腥,在众多鱼类中价格算是最低廉的,以至于想要馈赠客人都上不了台面。不过,在普通人家,用油煎着吃,也还是香气扑鼻的。曾经有一个监司,因为公事过了中午才回家。路上正饿得难受,忽然闻到一股香气,问是什么东西,旁边的人回答说是煎带鱼。监司立刻让人前往百姓家讨来,送到家里来吃,大赞味道好,并且恼怒下人以前为什么不给他买。从此,他每顿饭必想着吃煎带鱼,乃至离开闽地许多年,仍然惦念着煎带鱼。一个人对事物的喜好竟然如此变化不定。吴江的顾道行也喜欢福建的煎带鱼,曾向福建人索要过,但当地人瞧不起这种味道,常常没有人来回应他。这段故事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在当时,带鱼登不上宴席之类的大雅之堂;二是煎带鱼的确鲜香美味,早在500年前就已成为连文人官吏也经不住诱惑的美食。

  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对带鱼的记录更为详尽:“带鱼出海中,形如带,头尖尾细,长者至五六尺,大小不等,无鳞,身有涎,乾之作银光色,周身无细骨,止中一脊骨如边箕状,两面皆肉裹之,令人常食,为海鲜。据海人言,此鱼八月中自外洋来,千百成群,在洋中辄衔尾而行,不受网,惟钩斯可得。渔户率以干带鱼一块作饵以钓之,一鱼上钩则诸鱼相衔不断,掣取盈船。此鱼之出以八月,盛于十月,雾重则鱼多,雾少则鱼少,率视雾以为贵贱云。”

  意思是带鱼生活在海中,形状如带,头部尖尾巴细,大小不均等,没有鳞片,身体有黏液,发干后反光呈银光的颜色,全身都没有细小的骨头,只有中间一条脊柱骨,形状如同簸箕的边框一样,骨头两侧都是肉,所以人们喜欢食用它。海上的渔民介绍说,这种鱼8月中从外海游来,千百条成群,在海中互相咬着彼此的尾巴行动,撒网却捕不到,只能钓获。渔民都知道用一小块干的带鱼做鱼饵来钓它,只要一条鱼上钩后,其他的鱼便会不断地被钓上来,一直拉到装满船舱。带鱼在每年8月出现,在10月时数量最多。如果海上雾气很重则很容易捕获,而雾气小时鱼也相对较少,渔民都根据海上雾气的程度来决定是否出海捕捉带鱼。由此可知,当时人们是通过“带鱼每年8月左右游入近海”的鱼汛而捕捞带鱼的。

  清代地方志《玉环志》介绍了钓带鱼的详细方法:“带鱼首尾相衔而行。钓法:用大绳一根,套竹筒作浮子顺浮洋面,缀小绳百二十根,每小绳头拴铜丝一尺,铜丝头拴铁钩长三寸,即以带鱼为饵。未得带鱼之先,则以鼻涕鱼代之。凡钓海鱼皆如此。”带鱼头尾相互咬合着行动。钓法是用一根渔线,套住竹筒作为浮标漂浮于海面,再用短的渔线百来根,每根短渔线头绑上铜丝一尺(为防止带鱼锋利的牙齿咬断渔线),铜丝头绑上三寸大小的鱼钩,用带鱼做鱼饵。如果没有咬钩,则用鼻涕鱼取代鱼饵。但凡钓海鱼都可用这个方法。

  还有教如何保存带鱼的。清人朱枫在其所撰的《柑园小识》中写道,将带鱼用禾秆串起来制成鱼干,或者剖开肚子晒干能够保存很久。

  有一些地方志则对带鱼大加赞誉。如清朝康熙年间的《日照县志》就称带鱼“味佳”,而乾隆年间的《诸城县志》夸其“鲜肥”。可见带鱼虽然地位不高,但却一点也不耽误它成为渔家人餐桌上常见的美味。

  (王宁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