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万斛香藏一粟中

时间:2020-11-06 11:11 阅读:1857

  说起粟,很多人可能会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其实,粟俗称“谷子”,脱壳加工后便是人们常见的“小米”。资料显示,粟由狗尾草人工驯化而来,在中国的栽培历史有7000—8000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粟又称稷,曾一度作为“五谷”之首成为古人的主食。在当时,人们食用粟的主要方法除了直接焖饭、煮粥食用之外,还会加工成各种干粮食用。同时,粟也是古人酿酒做醋的重要原料。

  古人食粟有历史

  粟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占据重要地位。

  粟起源于东亚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粟就在黄河流域被广泛种植。黄河流域史前考古发掘的粮食作物多以粟为主。现在人们常说,北方人主要吃面,南方人主要吃米。其实在唐代以前,粟一直是北方人的主食之一。

  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以前,黍是当时主要的粮食作物,但是在这之后,粟则取代了黍的地位,成为当时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粮食作物。至秦汉时期,粟是种植最多的谷物。魏晋南北朝时期,粟作发展达到兴盛,粟也相应成为“五谷”之首。唐宋时期也在我国南方提倡种粟。直到宋末,随着稻、小麦的逐渐发展,粟才退居二线。

  粟米吃法花样多

  对于古人来说,他们食用粟米的主要方法是烤炙或直接焖饭、煮粥食用。

  烤炙 在《札记·礼运》中曾经写道:“昔者先王,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而《淮南子·修务训》中也有“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的记载,这表明古人在未曾学会人工取火以前,他们主要通过狩猎和采集食物以求生存。

  当天然火灾烧过森林之后,原始人才开始吃到了被火烧熟的食物,之后他们才开始尝试用火来烤炙食物。

  进入农耕时代以后,人类才开始正式步入熟食阶段。不过,在熟食阶段初期,人类只会简单地用火熟食,后来,为了使蔬菜、粟米等不方便直接用火烤炙的食物受热均匀,人类又发明出了“石炙法”。“神农氏时,民方食谷,释米加烧石上而食之”。所谓“石炙法”,其实就是指人们把粟米等谷物磨碎之后,放在石板上面再用火烤熟的方法,石板作为良好的中介物,可以更好地使食物受热均匀。

  煮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由陶器、铜器、铁器等制作出来不同种类的炊具也慢慢被发明、应用,比如鬲、甑等青铜器。

  人们把粟米放入炊具之中,便可以通过煮的方式把粟米变成熟食。粟米在百姓间最常见的食用方法就是煮粥,先将粟米淘洗干净,然后放入炊具中,最后加入一些清水,用大火或小火煮熟即可。

  在古代,被称作“粥”的食物基本相当于现代的稀粥,若是煮得较为浓稠的粥则被称之为糜。《尔雅·释言》中曾解释道:“粥之稠者。”在其他一些文献上也曾有相关记载,如“厚曰饘,稀曰粥”“餬、饘、粥,相类之物,稠者曰糜,淖者曰粥。餬、饘是其别名”。

  不过,古人可不会单单只食用简单的粟米粥,民间常见的做法是在粟米粥的烹饪过程中加入蔬菜和肉类一起食用,既提高了粟米粥的营养价值,味道也变得更加鲜美。加入菜、肉一起烹饪而成的粟米粥其实此时并不称之为“粥”了,而是被赋予了如“糂”等名称。在《墨子·非儒下》中曾经提到过:“孔某穷于蔡、陈之间,藜羹不糂。”意思就是说,孔子困在蔡、陈的时候粮食断绝了,因为没有米做粥饭食用,所以只能吃菜羹来果腹。《说文·米部》中也提到了“糂”:“糂,以米和羹也。”

  羹在古代是指用肉或者菜调和五味之后制作出来的汁汤,而糂指的则是把蔬菜和肉类混合制作出来的粥。

  焖饭 焖饭也是古人发明出来食用粟米的方法之一。焖饭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蒸饭,“蒸”是比之前的“煮”更加先进的一种烹饪方式。

  古人焖饭的方式是先把粟米淘洗干净后放入炊具中,再加入适量清水,然后开始焖饭。如果焖多了饭,古人就会把剩饭保留下来,留到第二顿继续焖热而食,这种方法在当时称作“馏”。在《说文·食部》中曾曰:“馏,饭气蒸也。”《诗经·大雅·生民》中则写道:“释之叟叟,烝之浮浮。”这里指的就是通过热蒸汽来加热烹饪食物的方法。

  毕竟在古代是没有微波炉或者烤箱用来加热食物的,所以古人要想把冷却的熟食重新加热,只能采取“馏”这种办法。

  香粟加工作小吃

  古人还会将粟米制作成干粮或小吃食用。制作过程是先把粟米做成熟饭,然后将粟米干饭曝干。也有一种做法是,直接将粟米炒熟后再制作成干粮,这种干粮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捣碎成粉食用,方便快捷。

  在古代,用粟米或者用稻米、麦制作而成的干粮有着特别的称呼,即糗、糒、餱等。明代陈嘉谟所著的《本草蒙筌·粟米》中曾经记载:“小米……舂成粉……蒸作糗。”《释名·释饮食》中有“干饭,饭而暴干之也。”

  粟米所作的干粮由于方便携带且可以直接食用,所以古人常将其作为出行或者行军时的口粮。在《汉书·匈奴传下》中就曾经记载道:“胡地秋冬甚寒,春夏甚风,多赍鬴鍑,重不可胜,食糒饮水,以历四时,师有疾疫之忧。”而在《左传·文公十二年》中则记载道:“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这里所提到的“裹粮”其实指的就是“糗”这种干粮。

  明清时期,北方地区常见的食物窝头一般就是由粟米制作而成的。而汉代出现的食物黄粢食的原料也是粟米。同时,古人还会将粟米碾碎成粉后再与其他种类的面粉混合,制作成如窝头或饼之类的吃食。

  虽然用粟米做出来的普通食物口感一般,但是如果在粟米中添加糯米粉,再加入莲子、百合等物,制作出来的丝糕则成为口感较佳的美味。

  除了能够做成干饭或者小吃食用,粟米还可以制作成一种名叫“寒食浆”的饮品。寒食浆一般在夏季饮用,可以起到解暑的功效,味道可口。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制作寒食浆的做法,最后的成品其实是一种可供饮用的带有酸味的饮品。

  当然,粟米除了可以制作成各种食物之外,也是古人酿酒和做醋的重要原料。

  所以,粟米是我国古代的重要食粮,在我国的饮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燕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