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
联系我们
文昌奏响农民增收“三步曲”
文昌组织多场“爱心扶贫大集市”,党员干部带头,市民群众踊跃购买扶贫农产品,掀起消费扶贫热潮。 记者 李佳飞 通讯员 潘高 摄
原题:多措并举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文昌奏响农民增收“三步曲”
百香果、波罗蜜、文昌鸡、粽子……5月23日上午,文昌市蓬莱镇“爱心扶贫大集市”在镇墟农贸市场热闹开市,当地十余户贫困户和联结贫困户的合作社,带着各自的农产品前来赶集。文昌市各级党员干部带头“买买买”,不到1个小时,所有产品被一抢而空,鼓起钱包的农户笑得合不拢嘴。
“脱贫啦!”蓬莱镇蓬莱村委会新坡路村村民蔡贤祝高兴地说,他家的百香果是在政府的扶持下栽种的,长势非常好,这两年价格也不错,“继续种下去,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文昌市扶贫办副主任詹雷告诉海南日报记者,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文昌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增收问题,近年来采取了多种措施,取得明显成效。截至目前,该市建档立卡贫困户4211户16372人,累计脱贫推出4196户16322人,剩余15户50人预计今年底全部脱贫;全市10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
劳务输出
激发农户内生动力
俗话说:“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举措。
5月21日上午,海南日报记者在文昌市举办的精准就业扶贫招聘会现场看到,进场招聘的22家企业,提供了涵盖食品加工、包装、采购、服务员及专业技工等362个工作岗位。活动现场,前来咨询和应聘的群众络绎不绝,工作人员在解答疑问之际,不忘宣传就业扶贫政策,激发贫困农户就业的意愿。
“稳定就业是大民生工程。”文昌市就业局副局长郑小恒说,今年受疫情影响,文昌市未外出务工的约6000余人,为引导外出务工就业,文昌市一方面做好防控服务和管理,积极对接本地用工企业需求,发展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大力开发各类公益岗位,例如保洁员、巡河员、护林员、协管员、养路员等,扩大就业面。截至目前,输出省外务工401人,市外省内务工1349人,市内就业务工4455人。
冯坡镇昌里村委会湖淡村贫困村民云天铭,因家中有老人和小孩需要照顾,无法外出务工,在镇政府的关心下,获得一份乡村保洁员的工作,每月稳定收益1000元。之后,解了燃眉之急的他性格都变得开朗起来,除了打扫卫生,还常常义务为村民提供帮助。他的妻子黄芳玲养了5头水牛,“日子会越过越好。”他说。
产业联结
辐射带动成效明显
在位于文昌市龙楼镇的春光椰子王国,浓浓的椰香将整个观光工厂包裹着,来自贫困家庭的潘小莉身着制服,微笑着迎接来访的观光者。“公司2月底就复工复产了。”潘小莉告诉海南日报记者,春光椰子王国的“就业扶贫车间”去年就挂牌成立了,吸收了包括她在内的37名贫困村民就业,“每天工作8个小时,月收入2700余元。”她说。
扶贫扶长远,长远看产业。扶持扶贫产业发展壮大,也是文昌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之一。多年来,文昌市坚持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积极探索产业扶贫的路子,将“输血式”扶贫变为“造血式”扶贫。
今年春节以来,为防止脱贫农户因疫情返贫,文昌市积极组织扶贫龙头企业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复工复产,全市现有扶贫企业33家、带贫合作社18家、带贫致富带头人27人,复工复产率100%。
与此同时,为帮企业渡过难关,文昌及时出台关于支持带贫经营主体的奖励补贴方案,安排资金2496万元,实施产业发展项目48个,带动贫困户1935户近2000人。
在公坡镇水北村,海南传味文昌鸡公司带动村民养鸡,不仅让韩之敏等20余名贫困户成功脱贫,而且让水北村有了村集体经济,3年收益150余万元。
消费助力
坚定村民致富信心
“您好!这是您订购的芋头梗、鸭蛋。”5月26日,家住文城镇阳光惠园小区的符玲接到快递员送到的新鲜农产品。今年春节以来,为解决扶贫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也为让社区群众尽量减少出门,在家就能买到健康绿色的农产品,文昌市特别推出了“扶贫农产品进社区”活动,多方助力,拉动市民消费扶贫农产品。
为进一步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支持消费扶贫农产品,文昌市还大力组织消费扶贫活动,发动定点帮扶单位、机关干部优先购买贫困户农产品,掀起了“爱心扶贫大集市”等活动热潮,全市党政机关干部、党员带头,市民群众纷纷响应。
“销售太火爆了,我们都忙不过来!半个多小时,60多箱香米就卖完了!”在不久前举行的一场“消费扶贫春风大行动”中,文昌市东阁镇旺兴合作社农户林云喜出望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文昌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带头线下消费的同时,还积极运用淘宝、抖音等线上视频平台直播带货。截至目前,该市线上线下累计销售扶贫农产品508吨,销售金额204.5万元。
“优质扶贫农产品不愁卖,农户脱贫肯定有信心啊!”林云高兴地表示,接下来,他还会发动农户扩大优质农产品种植规模,“不仅脱贫,还要奔小康!”(记者 李佳飞 特约记者 黄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