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发展产业闲不住 田间地头忙不停

时间:2020-07-09 16:39 阅读:925

“成安叔在家吗?”“他在山上干农活,还没回来呢。”7月8日一大早,海南日报记者来到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湾岭镇岭门村脱贫户王成安家中,却不巧扑了个空。见有客人到访,王成安的妻子朱英美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热情地招呼记者先进屋坐坐。

进屋环顾一圈,家具电器不算多,但各种用具摆放得井井有条。“以前又要干农活又要操持家务,根本忙不过来。”朱英美笑了笑,她说,现在他们两口子分工明确,“成安负责干农活,我负责洗衣做饭,日子过得轻松多了。”

眼前的场景与普通农户家并无二致,但对于朱英美来说,却是期盼已久。

几年前,几次发展种植养殖产业失败后,五十岁出头的王成安两手一撂,啥也不肯再干,整天抱着酒瓶子喝得醉醺醺,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户。

“那时候他整天待在家不肯出门,颓废得很。”岭门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曹文超介绍,当时帮扶干部了解情况后,隔三岔五上门做思想工作,并提出“贷款5000元+补助5000元+自筹5000元”三方共筹的办法,终于说服王成安开始尝试养羊。

从20只发展至30多只,王成安把羊群当成自己的孩子般看护,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于2016年年底顺利脱贫,还清外债,日子渐渐有了起色。“还别说,自从他开始养羊后,每天只顾着上山放羊,根本没有闲工夫喝酒。”朱英美算了算,去年光是养羊这一项产业,便为他们家带来逾2.5万元的收入。

今年春节前,王成安将家里最后的两头羊卖掉,挣了3800元。朱英美原本担心闲下来的丈夫再次犯酒瘾,让她意外的是,丈夫竟主动提出将弃割弃管的橡胶林重新打理起来。“今天天没亮他就上山了,说是要给橡胶林施点肥,趁着价钱好抓紧时间开割。”朱英美说。

从“懒醉汉”到忙着发展产业,脱贫后的王成安像是换了一个人。似乎是被丈夫的精气神感染了,朱英美也开始琢磨着空闲时找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干。

“村里办了养猪、养鹅、辣椒种植等好几个合作社,我平时干完家务了就过去打零工,一天也能挣个百来块钱。”在朱英美看来,尽管他们一家早早脱了贫,干劲却并没有松,“可不能凡事都靠帮扶干部,咱要靠自己的努力致富奔小康。”

闲不住的,不只是王成安两口子。脱贫户侯叶早上到槟榔林除完草后,紧接着赶到地里采摘辣椒;脱贫户黄启芳忙着养鱼、养牛,还兼着村级农田水利管理员一职;脱贫户何国雄养羊、割胶、养猪,偶尔还去村里的食用菌产业合作社打打零工……

如今到访岭门村,会发现村民们个个忙着发展产业,林间田头处处是繁忙景象。

自2018年底实现整村脱贫出列以来,岭门村通过引进专业种植养殖公司,动员村民抱团参与养鹅、养鸡、养龟、养牛和辣椒种植、红米种植,以及益智加工、毛桃加工、辣椒酱加工,正形成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模式。

“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发展其中一种到几种产业,确保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曹文超介绍,为了提高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该村还探索建立了“保底分红+务工(奖励)分红”的差异化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村民们的生产积极性、自主性,让大伙的干劲越来越足。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岭门村的帮扶干部、脱贫户们也有着自己的新期盼。“我们希望能引进资本对村庄进行整体规划,实现连续3年村集体经济翻一番,让脱贫户人均年收入超过1.5万元,确保7个自然村‘一村一品’,并培养出9名致富带头人。”曹文超将岭门村的发展规划浓缩成“13579”这一串数字,他也期待着能带领村民们一步一个脚印,继续走稳小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