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会展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面制品产业:十八年厚积薄发 加速与科技对接

时间:2021-06-02 10:57

本报记者 王 薇

  承载着东方饮食文化的面制品是我国的传统美食之一。在面制品行业近30年的健康发展中,其工艺更加完善、装备水平快速提升,已成为中国食品工业化率最高的行业之一。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面制品行业既承担着扩大内需,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责任,又要满足人民对营养健康的新需求。

  5月28日,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第四届理事会成立会在北京召开。高校院所专家、企业代表等近百人参会。工信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国家卫健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一级巡视员张磊时、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等领导出席会议。

  此次参加分会的方便面、挂面等面制品企业,分别占据了中国面制品行业85%和60%以上的份额,在多年与科技的对接中实现了高质量发展,具有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分会中的优秀科学家,亦是面制品行业不同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在科技界具重要影响力,参与了科技部从“十五”到“十三五”的重大项目研究,形成了重要的科技积累。

  以科技为基,推动面制品品牌与产品创新

  孟素荷对新一届面制品分会的工作充满期待,并对长期支持学会工作的各政府部门领导、科学家和企业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孟素荷回顾了分会自2003年成立以来开展的主要工作。孟素荷介绍,在长达18年的时间里,分会有效聚集起行业内最优秀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政府部门的管理人员,为中国面制品行业、中国方便食品行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分会搭建起产学研交流对接平台。每年一次的行业统计和年度报告,为中国面制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真实的数据积累和“国家视角”。“方便面行业产销趋势图、挂面行业产销趋势图……每年以这些数据绘出的曲线图,以科学的积累勾画出行业的发展变化。”同时,在活跃的国际交流中,推进中国方便面产业的发展。多年来,分会组织国内生产企业代表赴日本、韩国等国家进行科普和工业旅游考察、交流,为我国方便面行业的发展带来启发。此外,持续18年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风险交流和公众科普,帮助行业渡过一次次难关,如针对“油炸方便面致癌”“方便面32小时不消化”等危机,进行针对媒体的科普宣传;针对“丙烯酰胺”风波,召开中国方便面营养安全论坛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针对“挂面可燃”谣言,组织科学家在央视发声。“在持续深入的风险交流中,凝聚科技界的共识,体现了几代科学家对这个行业的坚守和忠诚。”

  孟素荷介绍,迄今为止,分会已连续召开了20届中国方便食品大会,形成了权威、高端和具有前瞻视角的科技与企业对接的行业会议。同时,以每年一次的产品创新,助力推动方便食品企业的创意发展。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在会上发言

  分会参与多项方便食品相关国家或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孟素荷谈到,为促使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支持下,面制品分会积极推动了多项标准的制修订工作。自2006年开始,在行业的建议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共同参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方便面》(GB17400)的修订,为科学、严谨地推动标准的修订提供有力保障。

  分会多年来持续推动科普工作。多点发力,夯实科普信息化建设,解除消费者的信任危机。在学会的指导下,面制品分会积极推进科普宣传,发挥分会专业优势,用科普图书传播科学真理。此外,协助承办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中国科协主题日活动。

  长期以来,分会做好企业与政府有效沟通的桥梁,破解行业发展困境。分会依托全国学会的科技优势和强大的话语权,当行业发展遇阻时,分会组织行业专家第一时间站出来,“还原科学真相”,为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分会展现出责任与担当。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学会在官方网站增设抗疫专栏,在学会的指导下,分会协助及时更新与疫情防控相关的工作内容,展示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在抗疫工作中的作为与贡献。同时,协助主管部门开展食品行业复工复产调研。

  孟素荷表示,2020年中国小麦面粉总产量6920万吨,方便面和挂面的产量占据了中国面粉加工总产量的约16.5%,产值超过1200亿元。后疫情时代,中国食品工业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健康转型期。在“双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深受中国消费者喜爱的面制品行业既承担着扩大内需,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食品安全的责任,又肩负着确保国家需求、应急救灾的战略功能。与此同时,消费者对健康、营养食品的需求和传统饮食文化的回归,又为行业后疫情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企业竞争的核心已从规模效益转向在科技支撑下的品牌与产品创新,科技与产业的深度对接已成必然。

  产业转型,在智能化绿色化方面挖潜

  分会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高延敏在致辞中表示,面制品是整个食品行业的重要门类,长期以来,面制品在改善人民生活、满足市场需求、助力三农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高延敏建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希望面制品行业在原有基础上能够更多地通过新产品、新工艺让大家消费更多的面制品。同时,在整个工业系统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方便食品在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方面还有潜力可挖。他指出,“三品”战略的实施中,面制品行业还要有所延伸,如实现多组合开发富含膳食纤维产品、加大老年食品开发等。

  高延敏建议,要深入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希望面制品行业在生产加工、科普等方面多加关注。希望行业分会能够依托科学的检测数据,多向消费者普及面制品安全与营养的相关知识。“只有消费者认可了,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促进双循环,构建新发展格局。”

  马纯良在致辞中表示,面制品分会作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分支机构,18年来团结带领广大会员单位围绕制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组织食品安全培训、开展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面制品企业规范管理和面制品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当前,我国食品产业已经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面制品行业的发展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对此,马纯良提出了以下建议:

  加强全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管控。广大企业要积极开展全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分析,要加强源头管理,加强全链条的食品安全管理,推进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不断提升全产业链供应链的风险管控水平。对面制品行业来说,要推进“基地+工厂”或“良好供应商+工厂”的管理模式,用好的原料做好的产品。

  推进食品安全管理创新。广大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反食品浪费法,积极应用节能减排技术推进食品生产的节水降耗,提高原料的有效应用;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产品的创新研发;要开发营养健康的食品;要坚决杜绝过度包装;要以保障食品安全、提升产品品质为目标,创新食品安全管理,改进食品生产工艺,推进智慧化管理和智能制造,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效能。

  加强食品品牌建设。广大企业要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树牢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做好品牌保护,共同打造一批在全国叫得响的面制品品牌,积极推动区域品牌、行业品牌集群建设,不断提升面制品品牌的影响力,共同打造食品品牌的良好形象。

  推进食品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广大企业要围绕服务新发展格局,加强产品质量标准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实施卓越绩效标准管理,不断增强食品产业发展的竞争优势,要积极开展面制品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创新产品研发、提升食品营养,以食品高质量供给引领创造新需求。尤其是面制品要积极地创新产品,要向健康营养的产品方面研发。

  张磊时在致辞中指出,“健康中国”战略坚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重要位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方便面、挂面等为代表的面制品企业,在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协调指导下,共克时艰,积极复工复产,保障供应,为疫情防控做出了贡献。张磊时对未来我国面制品行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规范引领面制品行业健康发展。国家卫健委制定发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冷链物流卫生规范、速冻食品生产和经营规范,组织修订速冻米面制品等标准。需要强调的是,食品安全标准是底线,在此基础之上,应当有企业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国家推荐性标准等,才能构成一个完整、严谨的标准体系。第二,以营养健康引领面制品创新发展。面制品作为我国居民日常消费最大的品类之一,行业企业需进一步加强产品创新、业态创新、营养创新,扩大和丰富营养产品和服务供给。国家卫健委也将积极助力相关企业食品加工的营养化转型。第三,国家卫健委将不断提高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实用性,提升服务水平,持续优化新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新品种和食品相关产品等合法性审查管理,以更大的力度支持面制品行业高质量发展。张磊时表示,希望在分会的带领下,企业自觉践行“四个最严”要求,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服务人民健康。

  方便食品主食化、主食食品便捷化是行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表示,作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分支机构,面制品分会担负着对国家、行业的一份责任重担。在国家“双循环”的大格局下,面制品行业要与许多关联产业实现循环,产学研还要深度整合。同时,还要看到面制品行业目前面临着严峻的竞争,竞争的必然结果就是合作。期待通过学会与分会的共同努力,凝聚起行业内的精英。“方便食品主食化,主食食品便捷化,将是未来面制品行业所需要努力的方向。”刘景圣如是说。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陆啟玉教授认为,包括面制品在内的食品开发的主要方向,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是传统食品工业化生产。“企业要开发什么食品,就要先看看消费者喜欢吃什么,再来考虑能不能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这仍然是我们开发的主要方向。”

  中国农业大学沈群教授表示,我国面制品行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时期。一方面,要从科研上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品质;另一方面,也要用更多基础性研究来保障产品的安全,共同维护行业的发展。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谭斌谈到,“未来,面制品行业面临的挑战将是如何实现营养健康的突破。”因为面制品是百姓一日三餐里的主食,所以也是实现百姓营养健康的最好、最直接的载体,对“健康中国”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司二级巡视员郝明虹在会上分享了我国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情况。郝明虹介绍,从2020年全年和第四季度抽检的情况来看,方便食品不合格率偏低,整体状况趋好。她介绍,近年来,总局围绕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工作主要从制度构建、队伍建设、体系建设及预警交流四个方面展开。在风险交流方面,体现了“一个转变、三个结合”,发挥第三方作用。在预警交流实践中,体现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等行业组织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重要作用。回应食品安全舆情热点,委托学会汇集专家观点,形成消费提示和风险解析;制作《看标签 选食品》等系列科普口袋书等。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标准二室主任王君研究员介绍了面制品标准的制修订情况。“以前面制品加工多为小作坊,现制现售;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食品科技的日新月异,各种各样工业化产品正趋于便捷化。”王君谈到,我国面制品品种丰富、特色鲜明,当之无愧代表了东方的饮食。多品种的面制品产品涉及的原料相当丰富,如包子、饺子中的馅料既涉及植物类、动物类、水产类、蛋类等原料,同时还可能涉及新食品原料、食药物质。由此,不同面制品所需遵循的相关标准就会有所不同。王君表示,我国提出2035年要达到建立最严谨的标准的方向和任务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面制品行业如何利用好现有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助力面制品向健康、向营养发展?怎么合理利用限量类标准、过程控制类标准服务于行业的发展?值得行业思考。

  除了国家监管部门、科技界专家学者在会上对面制品未来做出展望,深耕行业多年的康师傅、统一、今麦郎、日清、金沙河等企业代表也就如何推动面制品行业发展畅谈自己的观点。大家一致表示,面制品行业是民生行业、良心行业,是老百姓饭碗中重要的一部分。在“健康中国”的大背景下,将以科技为基,依托底蕴深厚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开发出更多能够满足消费者新需求的美味健康的面制品,使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会议期间经投票选举,产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面制品分会第四届理事会,吉林农业大学副校长刘景圣教授当选分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