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会展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防控儿童肥胖 食业躬身入局

时间:2020-06-01 15:36

  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儿童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儿童营养问题逐渐从营养缺乏走向营养过剩,一二十年间,儿童超重与肥胖率大幅增长,儿童肥胖已经成为21世纪最严峻的公共卫生挑战之一,给医疗和社会发展带来极大负担。

  近日,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支持,主题为“关注儿童肥胖,共创健康食物环境”的首届中国营养三十人论坛在线上召开。论坛汇集我国政府管理部门、营养学界、业界、媒体等跨领域的代表性人物,就当前国内儿童肥胖问题的现状和挑战、政策走向、舆论引导、产业转型、社会行为改善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为防控中国儿童肥胖建言献策。

中国已成为肥胖儿童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

  数据统计,全球6.38亿学龄儿童中,有1.31亿超重,占比约20.6%;全球10亿多青少年中,有2.07亿超重,占比约17.3%;中国已成为肥胖儿童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2015全球疾病负担报告显示,中国2—19岁儿童青少年中,肥胖者超过1500万。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2010—2013),我国5岁以下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8.4%和3.1%;6—17岁儿童超重肥胖率分别为9.6%和6.4%。根据2014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我国7—18岁城市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1.1%和5.8%,农村男生和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7%和4.5%。

  儿基会(总部)营养专家乔·杰威尔(Jo Jewell)指出,超重和肥胖已演变为一种流行病。过去,儿童超重只是高收入国家会面临的问题,但现在几乎全球每个地区都受到了影响,其中,中等收入国家超重肥胖儿童数量超过全球的3/4。

  研究表明,肥胖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教育和生活质量,导致早发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及胃肠和骨科并发症,且在行为和情绪方面也会出现负面情况,比如受歧视、适应能力差、抑郁甚至削弱学习能力。从长期来看,童年时期的超重和肥胖大概率还会导致成年后超重肥胖及慢病等健康问题。

  儿童超重的诱发因素有很多。杰威尔介绍,除了受孕前/孕期母亲营养不良、母乳喂养不足、体重/体型的社会文化等生物学和行为因素影响外,儿童超重还受“致胖环境”影响。“‘致胖环境’指的是导致能量过度摄入的环境,并且不鼓励通过运动来消耗能量,这种环境会导致体重增加”。事实上,“致胖环境”从生命的早起就开始产生影响,比如母乳代用品的不当宣传、商业化的辅食产品不当营销以及体育活动缺乏等因素,共同构成了“致胖环境”。“在全球很多国家,‘致胖环境’正在变成常态,肥胖人口快速增长,超重和肥胖流行率升高,并因社会经济不平等而加剧”。

  “防控肥胖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保持健康的体重意味着保持能力摄入(即健康饮食)与能量输出(即身体活动)之间的平衡。但是,我们每日做出这种决策却并不简单。”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Gauden Galea)谈到,建立一个支持性食物环境至关重要,这将帮助儿童和家长做出更明智、更健康的食物选择,并遏制儿童肥胖的发生。

防控儿童肥胖需要全社会参与

  创建健康的食物环境不是易事,中国营养学会理事长杨月欣表示,“我们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营养需要全民参与。”国民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志强也表示,要解决儿童肥胖问题,既要制定实施有效的营养政策,发挥专业科技作用,也需要动员全社会携手努力。《中国儿童肥胖报告》明确指出,儿童肥胖防控的政策目标应该是:改善导致肥胖的环境、行为和生活方式。这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

  “我们首先要从政策方面着手,讨论如何改善致胖环境,并创造健康的食物环境,国家立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杰威尔谈到,应该从教育、卫生、食品、社会保护等多体系多方面共同创造预防肥胖的有利环境。例如,儿基会倡导确保全面实施《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管控食品和软饮料对儿童的营销行为,健康相关的价格政策和/或社会保护,推行正面标签,更健康的食物零售环境和收银台货架,学校内限制售卖不健康食品等。

  最近一期的《柳叶刀》中有篇专门讨论肥胖问题的文章谈到,目前有很多基于实证的解决方案,但很多方案还没有落地。“我们看到了政策惰性,缺乏政治承诺、既得利益集团的强烈反对、缺乏公众的积极参与。”杰威尔表示,在人们的普遍认识中,肥胖与其他全球性挑战是孤立的,需要打破思维和行动的壁垒,采用跨学科方法和系统思维,为所有儿童营造健康的食物环境。

  儿基会驻华代表芮心月(Cynthia McCaffrey)说:“中国在降低儿童营养不足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中国现在也成为肥胖儿童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为此,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将控制学生肥胖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提出一揽子营养健康政策。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卫健委印发《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管理规定》,特别明确了禁止校园内售卖高盐、高糖及高脂食品等条款。

  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孙君茂表示,目前中国政府采取的政策走向基本上以教育引导、抓早抓小、实时监测、分级施策为主。“我们现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正在制定2021—2035年的中国食物营养发展纲要。儿童健康和儿童食品的管理,特别是超重肥胖儿童的预防,依然是未来15年政府各个部门工作的重点之一。”

  “就目前的消费环境而言,我们应当为广大的儿童消费者营造安全、绿色、健康的消费环境。”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监督部主任张德志说,比如,家长和社会教育工作者应当为儿童消费者输入正确消费理念;执法部门也应该更关注儿童食品领域的执法工作。

  令人担忧的是,如今,营养价值低但脂肪、糖和盐含量高的加工食品极易获得。生产这些食品的企业往往利用儿童青少年有限的判断力,开展大规模的针对性营销。中国广告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秘书长仇小莲谈到,九成儿童喜欢看广告,现在各类食品广告中,汉堡包、方便面、巧克力、糖果和冰淇淋等食品广告充斥屏幕,由于儿童对事物缺乏必要认知和理性判断,很容易受到广告影响。目前新修订的广告法增加了一些专门针对限制未成年人做广告的条款,如针对不满14周岁的儿童的商品,不得劝诱其要求家长购买广告商品;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开展广告活动等。仇小莲说:“希望有更多的企业为儿童的健康多做一些相关的自律规定。”据了解,中国广告协会法律咨询委员会正在积极筹备未成年人广告自律平台,旨在通过规范针对未成年人广告营销责任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企业对未成年人广告的责任意识。

  杰威尔认为,可以通过带有警示的包装正面标识(FOP)推广健康饮食,帮助消费者了解哪些产品是高糖的,哪些是高盐的,哪些含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成分,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根据自身健康饮食的需要,决定是否选择这些食品。杨月欣也表示,营养标签对于消费者有着重要的意义。食品包装正面标识体系可以用具体化、图像化、直接化的方式帮助父母规范孩子饮食行为。她说:“结合我国的膳食营养状况和慢病状况,我觉得FOP真的应该走到千家万户,不但影响成人,更重要的是影响孩子的认知和饮食行为,对肥胖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为孩子们点亮关注自己健康的这盏灯,既需要发挥学校教育的重要作用,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参与。”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原巡视员、中国控烟协会副会长廖文科表示,学校是传播知识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场所,必须通过教育阵地传播普及营养知识,实施有效的营养干预,教育和引导孩子们科学饮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对家长而言,首先应该引导孩子从小认识健康事物、树立健康饮食习惯。在合理规划膳食的同时,还应保障孩子的体育运动时间。中国儿童中心儿童营养与健康研究中心主任夏蕊建议,希望家长可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引导他们建立一项运动爱好,并且尽量抽时间陪他们一起锻炼。张志强介绍,卫健委提出优化对儿童青少年健康管理的服务,加强对学生超重肥胖情况的监测与评价。同时,宣传科学的运动理念,培养运动健身习惯,发挥运动干预的积极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程红也建议切实重视健康普及教育,将学生体育教育纳入教育现代化评估指标,逐步增加体育成绩在日常考试、升学测试中的占比,将儿童青少年体检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食业要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在食物选择高度多元化的时代,要让孩子们在吃得营养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食物是关键。

  欧睿信息咨询公司研究部经理曹文骊介绍,我国健康食品产业总体市场份额较低,特别是和肥胖关联比较紧密的“三减”类产品在中国的占比并不高,在饮料行业占比2%左右,在食品行业占比仅0.7%。横向对比亚洲的其他国家,如日本、新加坡等,尚处于偏低水平。

  对此,中国食品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刘艳芳表示,食品行业决不能对儿童肥胖的蔓延推波助澜,也不能对抗击肥胖袖手旁观,而是要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批食品企业捐款捐物助力抗疫,积极响应‘保价格、保质量、保供应’行动;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力地保障了食品的市场供应。这充分说明食品行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有担当、有作为。儿童肥胖虽不似新冠肺炎一般来势凶猛,但是对儿童这一群体———我们国家的未来,其影响不可小觑。”刘艳芳谈到,在共创健康食物环境中,食品企业的作用无可替代———在保持美味的基础上,尽量减少油、糖、盐的含量,并尽可能地添加有益的食物成分。在通过积极创新提供更健康食物的同时,食品企业还可以积极传播营养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建立并实施这种以健康为主要诉求的策略,是食品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践行,也是顺应当前消费升级大势做出的转型。”刘艳芳呼吁食品行业认真对待儿童肥胖问题,在研发和生产上主动创新,尤其是龙头企业,要引领产业走向健康。“当然,我们深知,改变产品结构,要承担潜在的市场风险,需要巨大的勇气。我也呼吁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给予补贴,激励食品企业生产更多健康、惠民的营养食品,减少油盐糖的过度添加,帮助食品工业完成转型升级。”刘艳芳表示,作为行业媒体,《中国食品报》也会积极捕捉国内外食品产业变革的成功案例,组织有价值的经验分享活动,利用新的媒介传播手段,服务产业转型。

  杨月欣认为,食品工业现代化、健康化可能对肥胖有很大改善。一方面,食品消费日益增加,在膳食当中的比重显著提高;另一方面,食品工业非常容易标准化。“我们对食品工业在营养健康化的发展促进进程当中,适应健康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健康中国的发展寄予厚望”。

  “市场是不断变化的,产业界要不断适应市场的变化。”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总工程师牛兴和说,食品行业应该在食品营养安全和科技创新领域积极主动创新,从供给侧调整产品结构,来满足现代儿童和青少年平衡膳食的需求。

  与此同时,大量调查研究显示,在外就餐有可能比家庭就餐摄入更多的能量、脂肪、添加糖和钠,而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则较少,与儿童的超重肥胖发生率有一定的相关性,需要包括餐饮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给予正确的引导。儿童肥胖问题已经成为推动餐饮产业变革的风向标。乔治全球健康研究院(中国)副所长张普洪提到,该院一项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合作的研究发现,实际上有3/4的消费者都认为餐馆提供的菜品普遍偏咸、偏油。但当消费者明确提出来要少油少盐的要求的时候,却很少有厨师能做到。一方面多油、多盐、多糖几乎已经成为厨师提高菜品色香味的一个撒手锏,另一方面,厨师本身的重口味习惯通常已经形成,其烹饪行为也很难改变。

  餐饮业应该如何适应《国民营养计划》的要求,满足儿童营养膳食平衡的发展趋势?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一是在餐厅菜品的设计上要推陈出新,注重菜品的创新与研究,要符合儿童营养膳食搭配的要求;二是加强对餐饮服务人员营养健康知识的培训和教育;三是开展营养健康与美食结合的消费知识科普活动;四是协会要发挥行业社团组织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全行业宣贯国民营养计划,制定餐饮业的“三减”指南,鼓励餐饮企业在售卖的餐饮食品上标注营养标识,以营养健康为目标,将餐厅打造成健康市场。“餐饮业也要抓住机遇,顺势而上,巩固和拓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成果,在变革中前行,发展中提升。”姜俊贤说。

 (韩松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