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冷链追溯“痛点”仍在 亟须加快技术创新补齐体系短板

时间:2021-01-19 10:36 阅读:2109

本报记者  杨晓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冷链食品追溯的高度关注。“当前我国正在快速推动冷链食品追溯体系建设,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日前,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高海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与传统追溯体系相比,冷链食品追溯体系情况更为复杂,存在编码规范不统一、追溯对象信息采集管理复杂、包装物赋码易受损、追溯系统兼容性差、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冷链食品追溯体系运行的效能和产业发展。

冷链食品追溯须抓好关键点

  追溯体系作为责任界定和风险控制的关键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危化品等重要产品的生产、流通管控体系中。事实上,我国在肉菜、酒类、中药材、农产品及婴幼儿配方奶粉等领域的追溯体系建设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好成绩。疫情的蔓延,让冷链问题再次凸显,为此,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于2020年11月27日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冷链食品追溯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建立和完善由国家级平台、省级平台和企业级平台组成的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以畜禽肉、水产品等为重点,实现重点冷链食品全链条信息化追溯。

  高海伟介绍,追溯的核心目的是责任界定,核心技术手段是对各追溯对象间的关系建立与保存。追溯对象主要包括责任人、主体物品、节点(环境)及行为,在商品生产、流通过程中将各追溯对象的唯一ID号进行关联记录,就形成了商品的全生命周期追溯。

  具体到冷链食品追溯,其中的关键点则主要包括追溯对象的信息采集、支撑追溯的软硬件管理系统、标注追溯对象的信息载体及考评追溯体系是否合格有效的评价体系。其中追溯对象包括冷链食品本身、装卸货、流通加工、包装、交易等和相关人员。

系统兼容性等问题制约产业发展

  高海伟认为,当前,编码规范的统一、追溯对象信息采集的管理、包装物赋码的受损、追溯系统的兼容性、标准体系、信息安全等方面的问题制约着我国冷链食品追溯产业的发展。

  “追溯码是产品唯一的‘身份证’,一般包括主体码、产品码、批次码和单品码。”高海伟具体介绍说,追溯码记录了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主要关键点的责任信息,是食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基础。与常温食品相比,冷链食品需要更加严苛的流通环境,涉及的关键信息节点更多,追溯要求也更复杂。

  首先,在物品编码方面,编码规则的差异化不利于形成全球统一的追溯体系。据了解,不同国家编码规则也不尽相同。即使在国内,由于编码主体众多、管理分散、数据结构各异等原因,同种产品编码规范也存在差异。如果产品在流转过程中出现跨国家或跨地区的差异化编码现象,追溯信息的畅通性就无法保证,追溯过程很容易出现“断链”情况。“尤其在新冠疫情流行期,将造成冷链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的问题锁定、责任界定往往难以实现。另外,冷链食品还涉及温度数据追踪方面的信息。如果编码规范涉及的关键信息不完整,将造成对成品进行质量追溯时缺乏生产、运输等信息要素。

  其次,追溯对象信息采集是追溯体系构建的根基,贯穿冷链加工、仓储、运输、销售四个环节。由于新冠病毒低温下能长期存活,冷链进口食品追溯信息采集还需增加核酸检验信息及消毒证明等内容。“追溯对象信息采集管理仍是冷链食品追溯需要完善和关注的方面。”高海伟指出,由于信息采集环节复杂、内容繁多、主体涉及广泛,采集方式还存在改进空间。

  另外,在包装物赋码环节,由于冷链食品储存环境较为特殊,极端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可能会对包装物赋码产生影响。据介绍,常用的包装物赋码主要以一物一码的数字包装和标签为主。冷链食品的标签要求比常温食品更加苛刻,如果标签选用不合理,低温、潮湿环境可能会使产品标签出现变形、发皱、脱落、模糊等现象。高海伟提醒,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用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世界各国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及平台的建设。尤其在我国,目前各地区都在陆续建立冷链追溯系统,如北京市“冷链食品追溯平台”、陕西省“冷链食品追溯管理系统”、江苏省“进口冷链食品追溯系统”等。但与此同时,多系统的推广也带来了系统的兼容性问题。

  高海伟分析认为,一方面,我国冷链追溯体系标准尚不健全,追溯码规范、追溯内容、追溯目的等不一致,造成追溯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容易形成信息孤岛;另一方面,我国没有专门负责冷链食品追溯的机构,造成不同地区对冷链追溯理解不同,各自为政。冷链追溯系统间的“割裂”,阻碍了信息流转效率,甚至影响冷链食品追溯效果。如何解决不同追溯系统的兼容性问题,高效、快速整合各类追溯信息,实现各追溯系统间有机互连和各追溯主体间信息的互通互享,推动冷链追溯体系从“碎片化”向“系统化”迈进,已成为当前冷链追溯体系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问题。

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断链”现象常存

  标准体系则是落实冷链食品可追溯的支撑和保障,目前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标准体系存在交叉或者冲突。高海伟指出,“同种可追溯食品下,政府、地方、企业、团体存在多个标准,标准层次不清晰,导致最终的冷链食品追溯效果参差不齐。”同时标准体系覆盖不全面,重要标准、重要指标存在缺失。比如,冷链食品追溯过程中,缺乏数据采集、传输与协同标准,给追溯实施带来困难,冷链追溯“断链”现象常存。

  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传统食品追溯系统的安全性愈发显示不足,中心化平台容错能力差、传统信息录入手段出错率高、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频出。区块链技术具有防篡改、去中心化、公开透明等特性,天然适应于食品追溯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技术发展不完善、市场认知度低、相关人才紧缺等原因,“区块链+食品追溯”的成功项目依然不多。如何聚合供应链主体共同参与、解决区块链应用难题,是当下破解冷链食品追溯信息安全问题应当重点考虑的问题。

  高海伟强调,现阶段,冷链追溯“痛点”仍在,上述问题仍制约着冷链食品追溯体系运行的效能和产业发展。与此同时,消费升级激发了消费者对冷链追溯的迫切需求,疫情影响推动了政府在冷链追溯方面的工作进展,“当下,亟须加快技术创新,弥补冷链追溯体系建设上的不足。”高海伟表示,随着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依托不断创新的信息技术手段,解决冷链追溯过程中的技术难点,构建各地区协同的冷链追溯网络,推动冷链追溯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