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采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解读海南农垦的“产业算法”

时间:2020-09-11 17:49 阅读:2131

  “当年,这是块薄田,如今已经成为波罗蜜丰收的沃土。”9月8日,在位于定安县黄竹镇的海南农垦南金农场公司万亩波罗蜜标准化种植基地,职工朱海安看着眼前菠萝蜜硕果累累的景象,不禁感叹。

boluomi2.jpg

  这些甜蜜硕果见证的,是一段10年之久,跌宕起伏的产业转型建设史——2010年,面临贫困危机,南金农场公司大胆调整产业结构,更新低产橡胶林,转型发展波罗蜜产业,建设出一条集种苗、种植、深加工、销售、研发、文旅于一体的产业链条。

  9月4日,海南农垦推进热带特色农业产业暨扩种养促务工增收入现场会在南金农场公司举行,这段波罗蜜的生长史被分享给众人。会议虽然落幕,思想却已传播,一场场关于产业发展的深度思考和激烈讨论连日来在海南农垦系统不断上演。

  做减法,化繁为简统一标准;做加法,增业态补链强链;做乘法,释放发展乘数效应……海南农垦人在一道道“产业算法”中,围绕“八八战略”,打造一批优势产业和名优品牌,谋求民生福祉,带动职工、群众增收致富,为海南自贸港建设不断贡献海垦力量。

  减法:去繁琐,统标准 一个牌子抱团闯市场

  “波罗蜜在生长的关键时期,必须修减多余的枝干,这样才能保证主干果实的养分,让果子长得大,质量好。”在波罗蜜种植基地里,朱海安细心检查每棵树的生长情况,并对此进行修枝。“过去,许多种植工和果农意识不到疏枝的重要性,好在农场公司统一管理标准,经常开展培训,普及了种植知识。”

boluomi.jpg

  犹如,要波罗蜜丰产,果农要舍得削去旁支。同理,要产业发展,企业须舍得做减法。

  “做产业,是一个有舍,才能有得的过程。”南金农场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国庆介绍,长期以来,海南农垦企业的“一胶独大”的单一产业结构,让经济效益常随着胶价起落坐“过山车”。在面临市场挑战过程中,他意识到只有对落后的发展模式和发展业态做减法,才能为新业态腾出发展空间。

  近年来,为了破除“一胶独大”局面,海南农垦勇做改革减法,靶向瞄准“一胶独大”“一农独大”的落后业态,在保障天然橡胶战略物资储备的前提下,谋划“八八战略”,精心打造海南“菜篮子”“肉篮子”“果篮子”等。

  “不仅要向陈旧业态做减法,也得敢于对产业发展中的旧思维、旧习惯、旧模式做减法。”海南省农垦五指山茶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垦茶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蔡锦源介绍,该集团于2016年整合了垦区4家茶厂后挂牌成立,推动海南农垦茶产业专业化发展。然而,在整合后,企业发现4家茶厂原本有茶青管理,加工水平参差不齐,还各有茶叶品牌和管理结构等,产业整体呈现小散乱、品牌不响等局面。

  为了规范发展,海垦茶业集团提出产业集团化发展思路,勇于向混乱局面开刀,“减”去原本繁杂、冗余的旧模式,推行“三统一”的新做法,即是统一品牌,舍弃原本五花八门的茶叶品牌,以“海垦茶业”作为母品牌;统一技术标准,淘汰参差不齐的加工制作手法,以一套严格标准规范茶叶从种植、生产到加工全过程;统一市场营销,杜绝各自为战的内斗状况,以统一的线下专营店和线上店铺售产品,做推广。“一个牌子闯市场,用一套标准做产品,一个渠道做营销,产生的是1+1>2的效益,产品质量更好,品牌也更响。”

  近年来,海垦控股集团还大力推行“品牌强垦”战略,通过提升科技含量、推进产业化建设等措施,树立起母品牌和子品牌“1+N”的品牌发展模式,形成以“海垦”品牌统领,“母子联动”、互为支撑、协同发展的品牌体系,助力“八八战略”建设。

  加法:增业态,补链条 壮大产业转型新动能

  “经过10年发展,波罗蜜基地已从几千亩扩张到万余亩,初具规模。但若停留在粗浅的种植阶段,不仅附加值低,且抗风险能力弱,产业难以发展壮大。”李国庆介绍,过去,该公司以发展单一的波罗蜜种植为主,缺乏市场话语权。“波罗蜜价格掌控在收购商手里。在2015年前后,波罗蜜田头收购价一度跌到了两三角钱一斤。职工果农们眼看着果子丰产不丰收,积极性极受打击,不少人萌生退意。”

  这给企业敲响了警钟。“我们绝不能让企业和职工成为市场的廉价原料供应商。”李国庆坦言,为此,南金农场公司痛定思痛,谋划如何为产业做加法,增添业态,补全链条,壮大产业转型新动能。“当时,一方面我们制订了收购保护价,在收购价过低时,以每斤不低于1元的保护价进行收购,另一方面,我们‘补链’成立了南金豪蜜食品加工厂,探索精深加工产业。此外,我们还发展起农旅结合的休闲农业。”

  “补链”能带来什么?在海南豪蜜食品公司的厂房里,琳琅满目的波罗蜜产品出现在人们眼前:果浆、果干、果泥和波罗蜜蛋挞、泡芙各类糕点等等。“发展深加工,我们的波罗蜜能存更久、价更高。”该公司董事长吴第祥说,现在,该公司和江浙沪的烘焙、饮品企业合作研发出的波罗蜜系列糕点、饮品、冰淇淋等,在长三角热销。

  南金的实践并非孤例。产业做加法,补链强链,已成为海南农垦人的发展共识。

  对此,海南农垦大丰咖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豫讲述了旗下咖啡品牌“母山咖啡”的一段发展往事,母山咖啡的前身琼丰咖啡,是许多海南人记忆中的咖啡佳品。凭借口感香醇、回味甘长的特点,琼丰咖啡曾于20世纪90年代蜚声岛内外,可却最终归于沉寂。“我们发现,过去琼丰以卖咖啡豆作为加工原料为主,产业自主权不强。近年来,母山咖啡坚持标准化生产,完善产业链条,从种植到收购、加工、销售等环节,层层把控,形成规范化、生态化的管理模式,打造出一条‘从种子到杯子’的产业链条。”

  据了解,近年来,海南农垦各企业纷纷革新产业发展规划,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置顶”,在保障原有发展基础的前提下,发展以精深加工业、旅游业、服务业等为代表的高附加业态,调优工业结构,壮大产业发展新动能。

  乘法:抓重点,谋突破 释放发展的乘数效应

  产业转型升级,既要敢闯敢试,也要抓住发展的“牛鼻子”。抓住重点领域,谋求突破,才能取得效益最大化。

  对此,不少海南农垦企业认为,必须要瞄准海南自贸港这一千载难逢的建设机遇,结合我省发展实际,积极培育和壮大核心产业,积极推动一批体量大、效益足、影响深远的重点项目建设。

  “一颗荔枝搭上‘文旅’快车,就能‘卖’很多次。”海南农垦红明荔枝产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波说,该集团依托荔枝景观和旅游资源,设计主题特色游览路线,卖完果钱卖景钱,并推出荔枝蜜、荔枝干、荔枝酒等一批荔枝“伴手礼”。

  同时,不少海南农垦企业代表人认为,要融入“智能化”建设业态,推动传统农业智慧化发展。信息化对产业发展的改变不仅是加法作用,而且是连锁式、大体量的乘数效应。农业和信息化结合之后就像插上了翅膀,发展方式从“走”变成“飞起来”,发生了质的变化。

  “各个猪舍里配置物联网设施,其中包括检测湿度、光照等数据的一系列传感器,能够实时采集数据,并传输回智能系统以可视化表现形式展示在屏幕上。”在海南农垦红华十万头现代高效仔猪场的智能监控室,工作人员潘忠打开智能监控系统,屏幕上便能马上显示各个猪舍的动态画面,还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猪舍的实时光照、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信息。“在现代化养猪场,养猪已经从一件体力活成了脑力活。它的规模和精细,甚至市场效益,都是过去不可比拟的。”

  “农垦热带特色农业应进一步做好‘专精特响’文章,产业专、技术精、产品特和品牌响。”海垦控股集团主要负责人表示,目前海南农垦在发展热带特色农业产业过程中,还存在“小散弱”局限,需要在对标海南自贸港建设要求,补足弱项,尤其在推进科技创新、整合销售渠道、建设仓储物流体系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并谋划一批体量大、效益足、影响深远的特色项目,增强产业发展后劲。(海南日报客户端丨文/记者邓钰 图/记者袁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