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
联系我们
仲秋,饮食“三宜八忌”须牢记
秋季正是适宜进补的季节。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教授指出,为了弥补夏季出汗和身体活动所消耗的营养,在秋季可适当进补,但不可大补,否则可能适得其反。随意大口吃肉、盲目进补,对于本就喜好“大鱼大肉”,或是体重超重、有慢性病的人群来说,很可能进补未果却引“火”烧身。秋季饮食有不少需要留意的要点,其中“三宜八忌”尤须注意。
宜
清淡膳食
烹调食物时,遵循“少油、少盐”的原则,可减少发生高血脂、高血压和肥胖的风险。烹调以蒸、炖、煮为优,其次是炒,避免油炸食品。还应该控制甜食。
常吃蔬果
中医食疗认为秋季应“减辛增酸”。“辛”是指辛辣刺激性食物,应该严格控制,而“酸”是指各类含有酸性成分的水果,包括苹果、梨、石榴、芒果、柚子、葡萄、杨桃、山楂等。如果有条件,可以选择当季自然生长或成熟的蔬果,例如苦瓜、莲藕、柿子、秋梨、番茄等。传统食疗推荐红枣炖梨、甘蔗白藕汁、百合粥等,可养阴清热、润燥止渴、清心安神等。
多喝水
秋天空气相对干燥,需要多喝水以及多吃水分含量较高的蔬果,例如雪梨、瓜类蔬菜。每日饮水量在1500-1700毫升,南方秋季温度仍然较高,饮水量在1800毫升或以上为宜。以温热的白开水为佳,其次是清淡茶水和各类纯净卫生的商业饮用水,尽量避免饮用各类饮料。
忌
吃油腻和重口味食物
秋天普遍比较干燥,应减少油腻和辛辣食物的摄入,特别是要控制麻辣火锅,以免加重秋燥。油腻煎炸的食物不易消化,积聚在胃中,加重体内积滞,不利于润燥,有可能会诱发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
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特别是秋季昼夜温差较大,腹部着凉后容易引起胃肠道疾病。暴饮暴食还会增加胰腺炎发病风险以及基础病发作,应特别留意。
在打火锅时只吃肉
在秋季吃火锅时,天气干燥,吃火锅的时候,肉类食物与蔬菜应交替进食,而不是先将肉类扫光,最后才吃菜。肉类和蔬菜交叉着吃不仅不容易感到过分油腻,还可以帮助控制肉类的总量摄入,不然光吃肉很可能一下就吃了许多盘。
贪吃生冷食品
许多人在秋季仍沿袭夏季贪吃生冷食品的习惯,殊不知,由于夏季炎热的影响,秋季肠胃变得比较敏感,如果生冷食品一次摄入较多,势必造成对肠胃刺激大,可能引起肠胃不适,特别对于许多胃病的患者而言尤其要注意。还应注意食品的卫生,食物煮熟煮透才能进食,把住“病从口入”关。
盲目控制饮食
为了保持身材,避免冬天“攒膘”,有的女性选择在秋季严格控制饮食,却造成贫血、月经失调和肠胃疾病、抵抗力下降等健康问题。人体所需营养物质应全面而均衡,需通过丰富的多种多样的食物提供,不能顾此失彼。控制饮食不是保持身材的全部要素,还应该有适当的运动,这样一方面保持了足够营养的摄入,一方面还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盲目进补
有的人只吃进补的食物,挑食偏食,反而不吃许多营养价值高的食物,导致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的养生和进补,都注重个体健康状况来选择适宜的食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现代医学与传统医学在判别健康状况上是有一定差异的,故不能一如既往地按照传统食疗方法照抄照搬进补方式。
盲目吃蟹
螃蟹并非人人适宜。有过敏史的人忌吃蟹,胆囊炎和痛风患者急性发作期间不宜吃螃蟹,患有冠心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的人应忌食蟹黄,脾胃虚寒者尤应注意避免吃过多。
蟹的烹调也有讲究。首先,蟹要洗净,蟹体附着或体内有大量细菌和污泥,如果不处理干净,这些病菌和污泥中的寄生虫就可能带至体内。其次,螃蟹最好蒸着吃。因为用水煮螃蟹会使螃蟹中的美味和营养成分扩散到水中,从而破坏了螃蟹的鲜美风味和营养价值。
多食月饼
月饼的主要成分是面粉、白糖、油脂和配料,热量非常高。市场上的“无糖月饼”仅仅是指月饼中不含蔗糖,而加入糖醇等代糖,进食后不会立即引起血糖的升高。但是月饼本身含有大量淀粉,在人体内最终还是会转化为葡萄糖,导致血糖增高,而且摄入过多,同样会引起能量和脂肪的超标。即使是健康人群,“无糖月饼”也不能无限量地进食,若是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的“三高”人群,更应浅尝辄止,并适当减少当天主食和油脂的进食量。
月饼建议食用量为普通成人每天不宜超过半个,“三高”人群、老人、小孩不宜超过1/4个,而且尽量避免同高脂肪、高能量的食物同时进食,以免加重胃肠负担,诱发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疾病。
(羊城晚报记者 张华 通讯员 黄睿 张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