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联系我们
袁隆平:拓展“红线”外耕种面积,让粮食安全更安全
袁隆平院士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耐盐碱水稻三亚实验基地现场观测指导。湖南杂交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杨汉树 摄
◎ 科技日报记者 俞慧友
“我国有15亿亩盐碱地,它们也是我国未来极为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如果我们抓紧开展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及核心技术研究,并将其中1亿亩改造成水稻田,按每亩300公斤估算,则有望每年增加能养活8000多万人口的粮食产量。这也是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重大创新工程。”16日,还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忙碌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通过连线,对科技 连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多国及地区为防止本土出现粮食供应短缺问题,启动了限制本国粮食出口的政策。这一举措,也引发了一轮各国评估是否有可能遭遇“粮荒”的粮食安全“反思潮”。
袁隆平院士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耐盐碱水稻三亚实验基地现场观测指导。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研究员杨耀松 摄
就我国而言,受耕地面积“红线”影响,粮食耕地面积大幅度“扩容”并不太现实。
因此,要确保粮食安全,主要聚焦在以科技提升耕地亩产量,及挖掘“红线”外可能“无中生有”出的粮食耕种面积上。袁隆平院士提出的发展耐盐碱水稻方案,就有望增加“红线”外耕种面积。
事实上,袁隆平院士提出这一长期性目标已有几年时间。自目标提出,全国领域内科学人员就在不懈攻关,并已在我国耐盐碱水稻品种培育和种植上,获得“初体验”。
4月14日,在海南三亚“国家耐盐碱水稻创新中心试验现场观摩及建设推进会”期间,袁隆平院士在再度观摩了解全国耐盐碱水稻技术最新进展后,点了个大大的赞:“我对通过杂种优势利用、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结合,实现耐盐碱水稻新品种的重大突破充分信心!”他坚信,杂种优势利用和耐盐碱基因,是实现耐盐碱水稻育种目标的关键。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耐盐碱水稻三亚实验基地。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彭玉林 摄
如何将这一目标实现的“底盘”打造得更牢靠?我国超级杂交稻超高产技术发源地的湖南,拟在耐盐碱水稻核心技术创新上,打造全国性科技协同平台,助力突破“藏粮于地”空间、拓展“藏粮于技”储备,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据初步设想,该平台拟以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联合海南大学、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有限公司等分布于多省份的相关研究单位共建。 “针对我国盐碱地分布广、类型多样,研究优势单位、平台和人才队伍分散、难以集中的特点,平台拟实行‘总部、研究中心、区域分中心和试验站/基地’模式建设,来组织全国最大范围的优势力量协同攻关,储备国际领先的盐碱地利用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粮食生产新增长点,搭建国际一流耐盐碱水稻研发技术创新平台,培养耐盐碱水稻全产业链国家高端创新人才队伍,打造耐盐碱水稻创新型产业集群。”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谈及协同平台构想时说。
袁隆平团队彭玉林副研究员等人,在辽宁省盘锦市新兴镇耐盐碱新品种试种示范田。湖南杂交研究中心实习研究员杨汉树 摄
而据湖南杂交水稻中心消息,技术路线上,则拟以利用杂种优势技术培育高产、优质、适应性广的耐盐碱水稻重大新品种为主线,构建不同盐碱地生态区耐盐碱水稻丰产高效应用模式并大面积示范。
“今年,我们在辽宁省盘锦市新兴镇开展耐盐碱新品种试种,示范面积大概30亩,耕地土壤盐度约千分之六,酸碱度在9左右。”正在盘锦“蹲点”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研究员、袁隆平团队成员彭玉林透露通过电话,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身在海南三亚南繁育种基地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玉烛则透露,今年,在袁隆平院士亲自安排下,他们已在内蒙古兴安盟、黑龙江肇源、吉林大安、辽宁盘锦、浙江台州,广西北海,江苏南通,山东青岛,海南三亚,新疆阿克陶等全国10省份开展了耐盐碱新品种示范,现在已有部分示范基地已完成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