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赵皖平代表:利用数字农业解决农产品"卖难"

时间:2021-03-10 10:41 阅读:1387

  本报讯 (记者王金臣)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迅猛,渗透率达到36%,但农业只有8.2%,提升农业数字化水平迫在眉睫。全国人大代表、民建安徽省委副主委、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赵皖平认为,加速农业数字化改造,可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效率。

  “小农经济面临的季节性卖难、结构性卖难、信息不对称与生产非标准化导致卖难等各种‘销售难’问题与农业数字化程度不高有关。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以新型电子商务为主要市场动力之一推动数字农业,探索出了一条小农户对接大市场的可能途径。”赵皖平建议,政府应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并充分利用新电商的力量,加速推动传统农业的数字化改造,在更大范围内解决“销售难”的问题。

  如何利用数字农业解决“销售难”?赵皖平认为,一是各类电商平台提供生产和消费的智能匹配,推动小农户直接对接消费者,解决市场分割与产销信息不对称等难题;二是及时将需求变化传递到生产端,推动发展订单农业,减少生产的盲目性;三是推动标准化、智能化种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升品质和产量,扩大消费市场。随着各大电商平台的迅猛发展,农产品从产销对接升级为产“消”对接。“数字化的新型电商平台,正成为解决农产品‘卖难’的主要增量通道。”赵皖平说。

  此外,赵皖平建议,政府应联合电商平台和研究机构,大规模培养既懂电商也懂农业的新农人。在冷链仓储建设方面,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加快推动田间地头的冷库仓储建设,并指导新型电商平台对农产品专用物流体系进行整合优化,通过规模效应和模式创新,持续降低物流成本,解决“田间地头直达餐桌”的关键堵点。同时,各地政府可多利用各种新型电商平台打响区域品牌,将品牌效应放大,激发消费者潜在需求,更好地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在“农产品出村进城”等项目中,可选择有条件的优势农产区和大型农业龙头企业、中等规模家庭农场、大型合作社等,建立和扩展全国数字农业示范基地,以销售数字化带动生产数字化,推动精细化、标准化种植,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溯源体系,探索跑通订单农业、合作农业、远程农业等先进的农业模式,提升农产品的生产效率与质量安全,打造中国“数字生产”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