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张子林代表:率先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时间:2021-03-11 17:32 阅读:1161

  本报讯(记者高伟  通讯员张磊  徐旭)3月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黑龙江代表团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发布会以“聚焦新突破奋力谱新篇”为主题,就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改造提升“老字号”、加快建设农业现代化、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等事关龙江振兴发展、更好担负起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重任等关键问题进行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并以视频发布形式向外界传达了黑龙江省重要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

  全国人大代表、绥化市市长张子林表示,绥化是黑龙江的农业大市,也是全省的“粮窝子”。绥化市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初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三产融合转变,正在向农业强市迈进。

  “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黑龙江省又向农业现代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张子林说。一是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粮食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1508.2亿斤、占全国11.3%,商品量占全国八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三分之一。三个第一使得黑龙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

  二是农业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黑龙江省不仅完成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等一系列国家“规定动作”,还探索创新了兰西县土地托管模式,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进而把小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找到了一种可行的路径,一批职业农民涌现在绥化大地上。这一做法被评为2019中国三农三大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三是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据介绍,黑龙江省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去年实现全部摘帽,17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绥化市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5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4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7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四是县域经济加速发展。黑龙江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打造县域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3%,粮食加工转化率达68.3%。目前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3%。同时,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也都取得重大突破。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按照国家对黑龙江的战略定位和纲要要求,黑龙江省将全力推进全省振兴并取得新突破,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

  张子林表示,一方面,做好“黑土地”这篇大文章。一是把地“种”好。要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任务,“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二是把地“守”好。“黑龙江这块珍稀的黑土地不仅是龙江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我们将依法千方百计保护好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让黑土地在我们手里一亩都不能少。”张子林说。

  另一方面,做好“现代化”这篇大文章。张子林说:“率先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黑龙江省责无旁贷。”在动力上突出抓科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打好大豆、水稻、玉米种业翻身仗,打造全国科学种田的样板,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在产业上突出抓融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到“十四五”末,要实现农业项目招商引资6500亿元,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振兴上突出抓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提升脱贫地区整体发展水平,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农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此外,黑龙江省还将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