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业内资讯
内蒙古青城乳业交易中心揭牌
近日,内蒙古青城乳业交易中心发起人大会暨揭牌仪式在呼和浩特举行。
据悉,该交易中心是由内蒙古青城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内蒙古产权交易中心、伊利集团、蒙牛集团、优然牧业、现代牧业等各方共同发起设立的乳业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
青城乳业交易中心将充分发挥呼和浩特产业集聚、产业链完整的突出优势,结合互联网技术革新和金融服务创新,聚焦饲草、生鲜乳、干乳类等重点产品,打造全产业链交易品类体系,并提供交易、仓储物流、金融配套、行业咨询等全方位一体化服务,围绕“现货与期货”“场内与场外”“线上与线下”“境内与境外”4个方面建设千亿级交易平台,构建乳都“千亿级乳产业集群”发展的重要支点。
广西奶水牛“十万百亿”项目启动
日前,由广西水牛研究所牵头主持的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广西奶水牛“十万百亿”重大技术攻关与产业化示范项目正式启动。
项目总投资9600万,其中财政科技经费支持2200万,实施周期为2022年至2025年。项目主要针对现阶段广西奶水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奶畜总量偏低,个体产奶潜能开发不足,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比例偏低,奶源品质控制及特优乳产品加工技术研究攻关等共性问题,实施全方位、深层次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融合示范,以实现水牛存栏翻番突破10万头、水牛生鲜奶7万吨、产值倍增达百亿元的目标。
项目共划分了12个子课题,整合了区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和地方站所等16个机构的力量共同开展研究攻关,为进一步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推动广西奶水牛产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黑龙江对新建大型奶牛养殖场实施补贴
日前,黑龙江发布2022年大型奶牛养殖场建设补贴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对新建存栏3000头以上的大型奶牛养殖场补贴1500万元,每相应增加1000头规模,增加补贴资金500万元,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方案明确补贴方式,采取“先建后补、分段验收补贴”方式,即项目建设主体先行筹集资金建设,投产运营后,分两个阶段验收并兑现补贴。第一阶段:牛场验收合格且奶牛存栏超过60%,兑现80%补贴资金。第二阶段:奶牛存栏超过80%,兑现剩余补贴资金。
补贴标准为,2021年1月1日以后开工建设的存栏3000头以上的大型奶牛养殖场,按照设计存栏规模3000头奶牛场(且设计成母牛存栏占比不低于50%)补贴1500万元,在此基础上,每相应增加1000头规模,增加补贴资金500万元,最高不超过5000万元。
方案确定补贴内容为:一是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牛舍、榨乳厅、青贮窖、粪污处理、生活区等奶牛场基础建设内容;二是机械设备购置,主要包括挤奶机、TMR、颈夹、卧床等机械设备;三是购买奶牛。
宁夏着力提升奶业全链条竞争力
今年以来,宁夏大力推进牛奶产业扩规提质增效,着力提升全产业链竞争力,牛奶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
今年上半年,宁夏全区奶牛存栏79.21万头,同比增长26.4%,增速连续4年名列全国第一;生鲜乳产量167.45万吨,同比增长28.6%;生鲜乳产值58.3亿元,同比增长21.3%。
今年以来,宁夏持续推动牛奶产业布局区域化,以银川、吴忠为核心,石嘴山、中卫为两翼的“一核两翼”牛奶产业集群基本形成。全区奶牛规模养殖场达到355个,场均奶牛存栏2200头,规模化养殖比例达到9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0%,产业规模效应、集群效应进一步凸显。
全面推广良种选育、生产性能测定、全混合日粮饲喂、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标准化生产技术,累计创建自治区级以上奶牛标准化示范场104个。
在此基础上,宁夏围绕提升乳制品精深加工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形成以伊利、蒙牛、光明、新希望4大龙头企业为引领,塞尚、亿美、北方乳业等12家“宁字号”乳品企业为基础的高端乳品加工业发展新格局。
全区计划新(扩)建奶牛规模养殖及乳制品加工项目42个,总投资120.4亿元,已完成投资49亿元,占比为40.7%。
目前宁夏尚存在奶牛养殖效益有所下降、生鲜乳购销秩序需进一步规范、产业发展要素保障有待加强、精深加工能力不足等问题。针对此,宁夏对牛奶产业进行了重新的规划和定位,起草了《牛奶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力争到2027年,全区奶牛存栏达到100万头以上,生鲜乳产量达到580万吨。
(杨晓晶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