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同心共护食安 提振消费信心 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在京举行

时间:2023-12-01 16:49 阅读:3221

本报记者 刘艳芳

  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之高,法治建设之快,政策措施之严,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将食品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对食品安全现代化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202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层面重点活动之一,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承办的第十四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于11月28日在北京举行,就如何更好地倡导尚俭崇信尽责、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展开深入探讨。

推进食安治理现代化,确保产得安全管得到位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柳军指出,在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食品安全法治体系更加健全完善,监管执法更加严格规范,责任落实更加精准有力,牢牢守住了不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线。全国食品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7.4%以上,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部分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还不是很强、管理能力还有不足,像网络订餐、直播带货、跨境电商、生鲜配送等这些新业态、新模式带来的未知风险也在不断增多,尤其是自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的环境更加复杂,食品安全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些问题相互交织叠加,给食品安全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柳军指出,社会各界要凝聚合力、同心共护食品安全,加快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治理现代化,确保产得安全、管得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营养与健康研究院院长任发政表示,随着我国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和大食物观的落地,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大量涌现,食品安全新挑战也随之出现,需要不断提高食品营养与安全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支撑能力,构建食品安全主动防控体系,更好地保障国民“舌尖上的安全”。

  无论是食出健康,还是吃出品质,都离不开食品安全检测的保驾护航。而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不断追求,对食品安全的诉求也越来越高,检验检测技术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信息化为中华民族带来千载难逢的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说,“把信息化技术和检测工作关联起来,会取得突飞猛进的进步。”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司长马纯良指出,强化食品安全监管,要着力从五个方面开展。一是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强风险排查防控。通过进一步抓牢抓细抓实食品安全责任落实,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的工作制度,用行为落实各项制度、用责任保证食品安全。二是加强供应链管理,强化源头质量控制。同时统筹国际与国内两个市场,推动供应链多元化,保证产业链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三是积极采用先进标准,提高过程管理水平。四是努力提升研发能力,带动产品提档升级,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阶段、不同场景消费者对食品的期待。五是要培育食品安全文化,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促进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和质量竞争力的不断提升。

  守护食品安全底线,需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乳业是重要的民生产业,蒙牛集团总裁卢敏放说,蒙牛以“牧草到餐桌”的全产业链品控,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线。今年5月,蒙牛宁夏工厂正式投产,通过智能传感器、大数据分析、“一物一码”等技术的全面应用,这座全数智化工厂彻底打通了从牧场到餐桌的全流程质量管理,真正实现了质量问题的前置预警和精准溯源。卢敏放透露,未来几年,蒙牛还将兴建一批世界级的“灯塔工厂”、智慧牧场,用数字化、智能化重塑乳业的行业生态。

  “作为深耕食品领域30余年的民族品牌,康师傅紧紧遵循‘四个最严’要求,积极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坚决保障食品安全,对食品安全问题坚决秉持‘零容忍’态度。”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总裁陈应让说,“我们建立了国际水准的食品安全研究中心,每年从原料到成品的检测超过350万次,积极支持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及实施,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食品安全管理水平。”

  美团首席食品安全官丁冬表示,对于网络餐饮外卖食品,“安全、安心”是消费者的核心关注。美团通过用心经营、安心配送、同心治理、放心消费四个层面,构筑美团外卖食品安全管理系统。据介绍,美团外卖提出了“安心365”食品安全战略并将其作为未来长期战略规划,其核心内容覆盖了外卖的全链条,分为餐饮商户食品安全治理扶助、配送食品安全规范履约、食品安全协同创新治理及食品安全消费权益保障等四大体系,来推动餐饮外卖行业的品质化、规范化发展。

营造社会共治舆论氛围,提振消费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中向好,然而,从食品安全治理效果和公众的现实感受来看,二者之间仍存在一定距离。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认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上的谣言或误导性信息放大了公众对于食品安全的焦虑;而且,一些负面信息或者恶意炒作往往与职业索赔高度相关,“这是行业的一个痛点,解决这个问题,对于提振消费信心也是一个关键”。

  “从目前讲,食品安全信心渠道在网络世界,最重要是向消费者传递正确的食品信息。”中国检验检测学会会长李怀林表示,首先企业要尽职责讲诚信,其次是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及时处理谣言,避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受到损伤。

  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执行副会长厉梁秋认为,应正视网络时代新的消费趋势、新的消费影响力、新的发展,积极发挥各方作用,发出更好的科普声音,才能更好地推进消费。同时,“严格监管,特别是加强事后监管,对市场上发现的违法或不良行为作出严肃处罚。这不仅是对消费者的保护,也是对合规合法企业最大的奖励和保护。让良币驱逐劣币,也是规范市场发展,提振消费信心很重要的一环”。

  经济日报社副社长赵子忠表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是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有效路径。更好地倡导尚俭、崇信、尽责,推进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就媒体的角色来说,一要积极营造社会共治的舆论氛围。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以强信心为重点加强正面宣传,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提倡诚信守法的经营理念,营造社会共治的舆论氛围,充分体现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要有效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在食品安全工作中,社会监督无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主流媒体要主动设置议题,对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及时亮剑,并把握好时度效,切实维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拓宽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渠道,鼓励引导公众积极有序参与社会共治的交流互动,尽可能清除食品安全的死角。三要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食品安全问题敏感性强、公众关注度高,也是网络谣言容易出现的领域,每年都有一批典型案例产生,其危害性有目共睹。而驱散谣言则要依靠科学、公开和透明。对此,主流媒体要创新报道理念和方式,同政府、企业有效协作联动,发挥专业优势,及时准确发声,理性分析解读,加强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向公众提供权威信息,引导公众不断提高科学素养。

  “当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已经发生深刻变化,在食品安全等领域营造更加良好的社会共治舆论氛围,任重而道远。”赵子忠说。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