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联系我们
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必须用心
自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署开展市场监管系统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围绕整治涉老“食品”“保健品”等领域涉诈问题隐患,加强市场监管,依法查处虚假宣传等违规经营行为,集中力量查处并曝光一批典型案件,惩处一批违法企业,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老年人越来越重视健康养生,“保健品”等涉老产品市场快速发展。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保健品”相关行业市场规模已超过1500亿元。不过“保健品”市场并不规范,存在诸多问题。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2年“促进消费公平”消费维权主题调查结果显示,在各类消费商品和服务中,消费者对“保健品”类产品的不满意率达到28.6%,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老年人被骗购买“保健品”、虚假广告宣传、产品质量不过关等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如何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破解“保健品”骗老难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老年人之所以容易陷入“保健品”骗局,主要原因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更加关注身体健康,有治病保健养生的需求。“保健品”经营者布设骗局,通常是以开办健康讲座、免费送礼品等具有诱惑性的方式进行,逐渐让老年人放下戒心,建立起信任感。许多老年人身边缺少子女陪伴,内心孤独,而推销人员善打感情牌,很多时候只需说几句关心的话,老年人的心理防线就被轻易攻破。另外,老年人维权意识较弱,即使发现上当,也不知该如何进行维权。
正是抓住了老年人“有病治病、无病保健”的普遍心态,“保健品”市场乱象频出,也正是抓住了老年人辨识能力及自我保护能力差的弱点,一些不法经营者瞅准了机会,大肆生产销售低成本高售价甚至是假冒伪劣的“保健品”,从老年人兜里赚钱。当然,为了能够做到财源不断,“保健品”经营者都会很小心。在营销过程中,推销人员会采取各种手段获取老年人的相关资料,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目标老年人进行分类,展开精准营销。
政府职能部门近些年高度关注“保健品”市场,采取各种措施不断加大治理力度,市场乱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保健品”骗局仍难绝迹。政府职能部门应该找到有效的方法措施,对“保健品”骗局实施精准打击、精准治理。而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用心。
随着“保健品”等涉老产品市场法规标准不断完善,各部门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进一步推进,新闻媒体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监督曝光力度,老年消费者也主动拿起法律武器积极维权,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保健品”市场一定能够由乱而治,实现规范健康发展。
(胡立彪)
(来源: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