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种养技术送下乡 农民捧稳“金饭碗”

时间:2020-11-16 14:44 阅读:3024

小小一枚“黄金果”,托起农户脱贫致富梦。在三亚,芒果是农业增收的主要品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产业。近年来,不少农民通过种植芒果实现脱贫致富,过上了小康的生活。

在三亚乡村,处处都能看到成片的芒果园。三亚土地肥沃,全年平均气温25℃ ,降水充足,平均日照时间高达7个小时,是最适宜芒果栽培的地区之一,素谓“芒果之乡”。早在1997年,三亚就被授予“中国芒果之乡”的称号。三亚芒果上市比较早,从每年2月份开始,每个月上市10万吨左右,一直持续到6月份,年产量能达到65万吨,产值50亿。

11月11日,村民苏真军查看芒果树长势。 刘琪成 摄

小芒果带来的高效益,让农民喜笑颜开。而这背后,也离不开近年来三亚重视农业产业发展,通过到田间地头培训、技术送下村等方式,让农户掌握种植养殖技术,捧稳农业产业这个“金饭碗”。

“现在的芒果长得好,多亏技术人员的指导。”说起芒果种植技术,育才生态区青法村脱贫户田明忠总要夸赞农技人员。田明忠说,尽管也积极种植了一些芒果,可多年来,因为管理技术落后,种植技术跟不上,芒果产量和质量都一般,没有太多的收入。这几年,政府进村开展种植技术培训,专家手把手传授种植技术,让许多种植户成为种植“专家”。现在,包括种植芒果在内,田明忠一家年收入超过了10万元,奔小康的步子越走越稳。

“今年芒果收入20多万元,除去成本还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育才生态区青法村34岁的胡永平是村里的芒果种植大户,除了自家种的近千株芒果,他还承包了20多亩芒果地。现在,通过参加培训,胡永平成为村里的芒果种植“专家”,给芒果“看病”“开方治疗”已不在话下,芒果产业让他实现了从贫困户到致富带头人身份的转变。

“专家送技术,农户致富有法宝。”近日,在市热作中心开展的芒果提高品质和病虫害监测防治技术培训班上,天涯区布甫村芒果种植大户罗国荣笑着说,他种植约300亩的芒果和200亩的金椰,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全都实现高产量、好品质,也卖得了好价钱。

航拍育才生态区芒果林 。 李学仕 摄

为了提高芒果质量,搞好芒果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推广芒果新的科研成果,促进三亚芒果品质提高和农民增收。这几年,三亚市热作中心技术人员忙得不亦乐乎,市热作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周文忠更是为提高农民种植技术操碎了心,光今年,他就已经开展30次技术培训,将“种植法宝”送到抱安村、扎南村等偏远山区,为农民增产增收助力。

周文忠介绍,送技术下村能促进广大建档立卡户增产增收,是发展农业生产、巩固提升不返贫和增收致富的重要方法,广大农民对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需求迫切。当前,通过几年的技术培训,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如今,三亚种植芒果的果农们成立了芒果协会,有超过300个协会会员,种植面积达到了38万亩。三亚芒果市场的稳定发展,不仅鼓足了果农的腰包,也带动了一些其他的相关产业。

来源:三亚新闻网 

记者 张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