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卧底”学艺种芒果 还要再开“农家乐”

时间:2020-12-03 16:32 阅读:1795

(三亚传媒融媒体记者 张慧膑 实习生 邢凌凌)12月的育才生态区青法村,芒果花开满了山坡,微风吹拂,花香四溢,勤劳的农户正忙着打药施肥,为芒果丰收做足了准备。

在一片芒果地里,胡建忠正忙着打药,刚刚荣获海南省脱贫光荣户并代表三亚建档立卡户到省里参加表彰会的他,心情倍好,干劲十足。提到此事,胡建忠脸上难掩开心的笑容,此次除了获得荣誉,他还获得1万元的生产发展资金奖励。“这笔资金全都投到芒果产业发展中去。”胡建忠笑着说。

致贫:因给女儿和儿子治病,花光积蓄还负债

冰箱、彩电、空调、洗衣机……走进胡建忠的家,从厕所到厨房,都十分干净整洁。地上的瓷砖被擦得光亮,能倒映出人影,齐全的家电整齐地摆放着。快到中午时分,给丈夫打下手的田礼莹提前回家,打扫卫生、做饭。“当年就是因为他勤劳,才嫁给他的。”说起胡建忠,田礼莹笑道。

看着眼前美好的一切,让人无法想象到,这家人曾经也被贫困深深困扰。今年41岁的胡建忠是育才生态区青法村的建档立卡户,一家现有五口人。2007年前,胡建忠一家人过着简单而甜蜜的生活。但2007年的一次就医检查,打破了夫妻二人原有的平静生活——一岁多的二女儿被检查出肠梗阻。为了给孩子治病,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一堆债务。屋漏偏逢连夜雨,“那时候怀有身孕,为了给女儿治病跑上跑下,儿子早产了……”田礼莹说,儿子出生后,也伴随着一些病痛,吃药打针,花费了不少钱,这让本来就已经负债的家庭难上加难,夫妻俩东拼西凑,勉强渡过难关。

脱贫:学技术长经验助芒果丰收,年收入过10万元

胡建忠一家的日子在2014年有了转变。这一年,精准扶贫政策如春雨般滋润了在贫困中挣扎的胡建忠一家。被纳为贫困户后,育才生态区采取“一帮一”“结对子”等形式对胡建忠一家进行精准帮扶,还引导他加入农民专业合作社,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指导和帮助他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种种问题。

“政府发放种苗、肥料,还送技术下乡,给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在政策的帮扶下,胡建忠开始发展芒果、槟榔、冬季瓜菜等产业,并逐渐有了收入,还清了负债。

扶贫政策不仅让胡建忠有了干劲,思想上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尽管日子有了改变,但是胡建忠夫妻心里清楚,想要致富,一定要主动干、勇敢闯才行,而学好技术,发展产业就是胡建忠观念转变的一个重要体现。与此同时,不断完善的村中道路和基础设施,让胡建忠等建档立卡户有了勤劳脱贫的基础。

2014年,青法村来了一位福建芒果种植商,得知福建客商种植出来的芒果品质好、价格高,胡建忠便到该种植基地打零工,一边赚钱,一边学技术,并将学到的技术用到自家芒果园的管理上,使自家种植出来的芒果品质变好,产量变高。2015年,光靠芒果种植,胡建忠一家挣了4万多元。

尝到甜头后,2016年,胡建忠夫妻俩继续发力,从大哥处借来270株芒果树进行管理。运用学来的技术,全身心投入到芒果种植上。这一年,胡建忠种植的芒果品质好,卖了好价钱,收入一下子超过了10万元。“收入超过10万元,那一年我们也脱贫了。”胡建忠咧开嘴笑。

致富:种芒果又养鸡还要开农家乐

喜悦过后,接下来的问题,让胡建忠焦急了起来——大哥要将借给他的芒果树收回。没有了这个产业作支撑,收入将会少很多。以后该怎么办?2018年7月,新到任的帮扶责任人杨学夫为胡建忠带来了新的致富路子,让其家庭收入翻一番。

进村的第一天,杨学夫便走村入户,了解各个帮扶户的具体情况,因户施策制定帮扶方案。在胡建忠家,杨学夫鼓励他继续发展种养业,并为其申请生态补偿、地力补贴、入股分红、社会捐赠等。在杨学夫的鼓励和引导下,胡建忠不仅把自家剩下的坡地都种上了芒果树,还将原本销售不太好的品种嫁接为市场更认可的贵妃芒。现在,胡建忠家已种上了1000多株芒果树,目前结果500株,去年芒果收入达到7万元。

这一头,芒果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那一头,在芒果园创办了家庭小农场发展养鸡产业也收获满满:截至今年9月,胡建忠累计卖出400多只鸡,收入5万多元。翻开胡建忠的扶贫手册可以看到,2019年度家庭人均年收入11783元,2020年度家庭人均年收入21714元,比去年增加9931元。

“想要开一家农家乐,让大家都吃上我们青法村的走地鸡和绿色的野菜。”日子越过越好,胡建忠的想法也越来越多,他告诉记者接下来想要在村里开农家乐,希望带来更多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