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图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小鱼”撬动三亚赤草村经济“大动脉”

时间:2021-03-31 14:28

图为技术员董科伟驾船来到水库中央的养殖区进行投喂。记者 李学仕 摄

阳春三月,绿意盎然。在三亚市崖州区赤草村牛腊水库,两岸绿树环绕,鱼虾肥美,在清风的吹拂下,水面微波荡漾开来。3月29日一早,水库的技术员董科伟驾着渔船开始捕捞,拉响了发动机,渔船驶向网箱,在他娴熟地一边投喂一边收网动作中,渔网轻轻拉起,霎时鱼儿纷纷起跳,满满一网的罗非鱼就收入“囊中”。系列捕捞完成后,他按照规格分装好,分发给各农户前往城东村、城西村、北岭村等周边村庄去售卖。小小的一网鱼儿,撬动了赤草村的经济“大动脉”,去年牛腊水库靠卖鱼营业收入约80万元,赤草村村集体获得了8万元的分红。

因地制宜水库里养“肥鱼”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产业兴旺是百姓富裕的动力。近几年,三亚以发展特色产业为抓手,推动“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取得实效。去年,赤草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和村“两委”针对赤草村长期无集体产业的问题,共同商量对策,积极寻找因地制宜的产业。在一番考察下,决定依托赤草村的水域资源,大力发展水库养殖产业。

该项目负责人林华介绍,去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赤草村在牛腊水库(农田灌溉用水)开展水产养殖项目,采取“国资公司+村集体企业+建档立卡户”模式,鼓励建档立卡户入股合作社,并为其提供就业岗位,让他们既可以获得务工收入,年底还可以享受入股分红,进一步促进赤草村建档立卡户增收致富。

“养殖了55万尾罗非鱼、5000尾岩原鲤及2万尾丁桂鱼,目前罗非鱼已经销售完。”董科伟说,去年9月,牛腊水库第一批罗非鱼长成上市,水库养殖出的鱼肉鲜美,深受消费者喜爱,销路不愁。而在销路上,为激发建档立卡户的内生动力,赤草村改变以往“村集体负责统一销售,给建档立卡户分红”方式,鼓励建档立卡户到水库批发罗非鱼到市场售卖,靠自己劳作赚取收入。

“这几个月来,我一直带着女儿卖鱼,挣了好多钱,再过不久就能攒够装修房子的钱了,有了这项收入,生活真是越来越好了。”提起卖鱼,谈到这几个月来卖鱼的收获,赤草村建档立卡户苏亚梅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几乎每天从牛腊水库批发罗非鱼,用电动三轮车运到到崖州区农贸市场和周边农村售卖。“这是一笔好买卖,最多时一天能卖出100多斤鱼,平均下来每天卖出六七十斤,收入200元到500元不等。”苏亚梅说。

“现在我已经入股了合作社,既是合作社的股东也是工作人员,每个月除了领岗位工资,还有合作社的分红,收入越来越多了。”建档立卡户董家全提起最近的收入情况时高兴地说道。

牵住“牛鼻子”鼓起村民“钱袋子”

“现在我们主要养殖罗非鱼,通过水库网箱养殖的方式,这种方式接近野生养殖,鱼肉鲜美,没有泥腥味。”该项目负责人林华介绍,除了将鱼批发给村民售卖,还给赤草村的3个建档立卡户提供了就业岗位,以产业带动农户增收致富,饲养员董修明就是其中一位。

每天只需要按点投喂,不仅在门口实现就业,还能忙自己家里的事,这样一举两得的好事,让董修明觉得“非常不错”。“工作不辛苦,每个月还有3000元的工资,这样的日子以前都不敢想。董修明笑着说。

长效脱贫,项目是支撑,抓好产业发展“牛鼻子”引领村集体增收“好路子”,才能鼓起村民的“钱袋子”。如今,赤草村的发展思路越来越清晰,以水库养殖正逐步成为强村富民的支柱产业。崖州区扶贫办主任张鹏介绍,去年通过半年的努力,赤草村水库养鱼卖了20万斤左右,收入约80万元,赤草村村集体有了8万元的分红。

产业兴旺,赤草村的乡村旅游也正在发力,正在朝着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的发展道路稳步前行。“产业兴旺了,村民腰包更鼓了,生态宜居了,大家的脸上笑开了花。”这是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李胜华驻村以来的真切感受。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赤草村将“以鱼带游”,逐步打造农家乐、民宿、垂钓场所等旅游项目,大力发展集乡村度假、养生休闲、艺术文化、户外拓展为一体独具山水田园特色的乡村旅游度假胜地,走上属于赤草的乡村振兴之路。

(来源:三亚新闻网 记者 张慧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