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用文化做“馅料”,“跨界月饼”才有生命力

时间:2020-09-23 11:18 阅读:859

  中秋节将至,月饼迎来销售旺季。近年来,月饼行业的入局者越来越多,一些知名餐饮企业、零食品牌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跨界”中秋月饼礼盒。

  近年来,各种“文化月饼”“文创月饼”层出不穷,故宫、迪士尼等纷纷发力,将中秋文化融入月饼,收获不少关注和好评。如今,这样的路子也越走越宽:肯德基联名故宫博物院推出月饼礼盒,必胜客则与敦煌博物馆联名出品礼盒。这些“跨界月饼”的推出,丰富了大众的选择范围,提升了月饼的文化品质,也成为新的“网红月饼”。

  在多元社会,不同人对月饼的需求可能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追求口感,有的人追求造型……“跨界月饼”的诞生,就是区别于传统月饼的。传统月饼在“好吃”上,可能更胜一筹;而“跨界月饼”则在“好看”“好玩”上独领风骚。

  在市场经济时代,“跨界月饼”应该被尊重,因为这是市场化的产物,同时应该坚守一些底线。比如,不能过度包装。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倡导下,月饼的包装也应如此。这意味着,对“跨界月饼”来说,不能完全从商业利益出发,而应考虑更多使之行稳致远的文化内涵。此前,一些蹭节庆热度的月饼,竟然加装金项链、名表、茶叶等物品,令人大跌眼镜。而人们欢迎的“跨界月饼”,要包涵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而不是“噱头搭台、价格唱戏”。

  时代在不断发展,月饼在制作、包装上更用心,想搭上时代快车、满足消费者多元需求,这是没有问题的,但不能忘了月饼和中秋文化的本心。“跨界月饼”若是走上过度包装、噱头大于实质的营销老路,难免会饮鸩止渴,白白错失发展良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重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跨界月饼”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文化月饼”,即用文化的“馅料”,去充盈发展的蓝图。(来源:工人日报   龙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