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新闻
联系我们
三个错误做菜行为,让维生素C大量流失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重要抗氧化营养素之一。不仅能促进钙、铁、叶酸的吸收,加速胶原蛋白合成,在提升人体免疫力、抗感染能力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维生素C是烹调蔬菜时最“娇气”的维生素,若是采用了不恰当的烹饪方式,很可能导致它大量流失。
“娇气”的维生素C 维生素C本身不是一个稳定的物质,当暴露在氧气、光和热下,以及在维生素C氧化酶作用下,很容易被氧化成另外一种物质,失去本有的生物活性。 另外,维生素C本身是溶于水的。当水煮蔬菜时,因为热的作用,蔬菜的细胞壁会由硬变软,细胞里面的维生素C会“溶出”到汤水里,溶在汤水里的维生素C失去了细胞壁的保护,更容易被氧化破坏,营养会进一步损失。 三个行为,让维生素C大量流失 1、反复冲洗、切菜太碎 从切菜和洗菜开始,蔬菜里的维生素C就已经在损失了。蔬菜切开,部分细胞破碎,维生素C就会接触空气氧化,时间越久,流失越多。而维生素C又是水溶性的维生素,当它接触水时会从切口随水流失。因此切完蔬菜后不宜反复冲洗,更不宜长时间浸泡,这样可能会导致20%以上的维生素C流失。 【建议】在烹调蔬菜时先洗后切,尽量把水沥干后再切,切后马上烹调,焯烫时尽量保持蔬菜完整。 2、蔬菜榨汁食用 很多人习惯用蔬菜汁补充维生素C,却不知道这样会流失大量维生素C。榨汁过程中,蔬菜的细胞壁被切碎,里面的维生素C和氧化酶凑到了一起,再加上氧气的作用,很容易被氧化。而且放置越久,维生素C损失越多,甚至可达80%以上。 3、烹饪时加入大量盐 过多的食盐,会使维生素C浸析出来,与氧化酶充分接触,更容易氧化。而且加盐量越多,蔬菜中维生素C的损失就越大。 【建议】做菜少加盐,且快出锅时再加盐;葱、姜、蒜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炒菜时可适当加一些,帮助推迟并减少维生素C的流失。 哪种烹饪方式, 能保留更多的维生素C? 第一名:清蒸 相较而言,清蒸是最佳的烹饪方式之一。有研究发现,清蒸西兰花、菠菜和生菜,只流失了9%~15%的维生素C。而且通过清蒸,蔬菜中的芥子油、胡萝卜素、叶酸值、磺化烷和总抗氧化能力都有所提高。 第二名:快炒 快炒,由于加热时间短、出汁少,而且能快速破坏氧化酶的活性,所以蔬菜中维生素C的保存率较高,一般可达到70%以上。 【建议】快炒时注意少放油盐,控制住油温;在保证熟透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翻炒时间。 第三名:焯水、白灼 焯水是指水煮沸后,把菜放进去烫一会儿就捞出来。由于加热时间短,所以维生素C的损失不大,主要是溶水损失。蔬菜快速焯水后,不挤掉汁液,维生素C保存率可以在50%以上。而且焯水还可以去除蔬菜里的大部分草酸、亚硝酸盐、农药残留,杀灭致病微生物、寄生虫等,吃起来更安全。 白灼相当于升级版的焯水,其维生素C保留程度和焯水差不多。而且白灼蔬菜一般都是整棵烹饪、不切碎,就更容易保存营养。 第四名:水煮、清炖 水煮会导致60%左右的维生素C流失,且加水越多、煮越久,蔬菜里的维生素C损失就越多。但如果做汤,将汤汁喝掉可弥补损失。 清炖由于加热时间较长,食材中维生素C流失可能达到90%以上。建议清炖时少放调料,炖煮的时间不宜过久。 意想不到的维生素C“高手” 提到含维生素C多的水果,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猕猴桃、苹果、桃、梨、柠檬等。其实除了猕猴桃,其余几种水果的维生素C含量并不高。要想补充维生素C,应该常吃辣椒、青椒、萝卜缨、芥菜等蔬菜,以及猕猴桃、柑橘等水果。 除此之外,还想给大家推荐一些意想不到的维生素C“高手”。 1、新鲜的薯类 如土豆、红薯、木薯等。数据显示,每100克土豆、木薯中维生素C含量分别为27毫克、35毫克,高于很多果蔬,如白萝卜21毫克,西红柿19毫克。 2、大白菜 其维生素C含量为47毫克/100克,也高于很多蔬菜,烹调时加点醋,更利于保护这种营养素。 3、鲜枣 其口感脆嫩,味道甘甜,维生素C含量更是高达243毫克/100克,每天吃一把鲜枣(40克左右)基本就可以满足维生素C需求。 来源:我是大医生官微、CCTV回家吃饭 、高质量生活家、生命时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