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一盏香茗茶托载

时间:2021-05-07 10:40

  在河北宣化下八里辽墓群10号墓中,有一幅展示宋辽时期茶艺生活真实面貌的壁画《备茶图》。画面上,一双髻男僮侧坐碾茶;旁边有一茶炉,上置一汤瓶,一髡发僮子双膝跪地,正向炉口内吹气;茶炉后面一契丹装束男子在等候水开。值得注意的是,画面左部有两名女子,每人双手捧一带托茶盏,茶托朱红,格外亮眼。

  茶托也称茶盏托,现代人每说茶具,大多专注于壶、杯,又或是“茶道六君子”之类的配套茶具,而对茶托提及很少。茶托看似是茶器中的配角,但却有它独特而不可或缺之处——承载茶盏,以防烫手之用。事实上,在古代,茶托可谓是一尊雅器,被古人亲切地称为“茶船”“茶舟”,包括《备茶图》在内的许多古画中,我们都能见到它的身影。茶托兴于唐,盛于宋,继之明清,见证了饮茶文化的变迁与发展。

  汉时已有茶托

  茶盏是古人日常饮茶用的杯子,是“茶道”文化中必不可少的器具之一。我国茶文化兴起于汉唐、盛于宋代。茶盏也随同茶文化的发展,被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和艺术气息并迅速地专用化了。而茶托则是用瓷、木或漆器等制成的托子,用来衬托茶盏,以防饮茶时烫手或溅湿。由于木、漆器等材质不易保存,因此现存可见的古代盏托,大都为陶瓷材质,也有少数琉璃、金属材质。在出现次序上,茶托晚于茶盏。但不可否认的是,茶托的出现,是受到了饮茶风气兴起的影响。

  茶托起源于何时?唐代李匡义在《资暇集》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始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盅无衬,病其烫指,取子承之。既啜而盅倾,乃以腊环子之央,其盅遂定。即命匠以漆环代蜡,进于蜀相。蜀相奇之,为制名而话于宾亲,人人为便,用于代。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致百状焉。”大意是,唐建中年间,蜀相崔宁之女饮茶时怕茶盏烫着手指,于是命丫鬟以小碟托杯。但喝茶时杯子容易倾倒,就在碟心用蜡捏成刚好嵌住杯底的小环,端拿时茶盏不会晃动倾倒,又免于挨烫。之后又请匠人依样做成漆器。崔宁见了,十分高兴,名之曰“托”,并且与亲朋好友分享,人人都从中获得方便,从此便流传开来,沿用于世。后来者不断更新杯托的样式,最后形成了成百上千种款式。李匡义认为,茶托最早出现于唐代,主要是喝茶时为防手指被烫而设计。

  不过,这一说法尚无考证。倒是在20世纪60年代,湖南长沙砂子塘东晋墓出土了青瓷盏托;浙江杭州的中国茶叶博物馆亦收藏有东晋的带盏托的青瓷碗,将茶托的历史向前延伸了四五百年。由此可见,唐代并不是茶托的诞生时期。

  有考古学家认为,其实早在汉代就已出现茶盏托,以图为证:在东汉山东金乡朱鲔石室画像中,画有3种大小不同的盘案,盘案上面托着耳杯。相关信息说明,其一,配单个耳杯的小托盘至少在汉代便已经出现;其二,托盘形制多样化。此外,文献也有记载。《周礼注疏》卷20《春官·司尊彝》说:“春祠夏礿,裸用鸡彝鸟彝,皆有舟……秋尝冬烝,裸用斝彝黄彝,皆有舟。”东汉郑众云:“舟,尊下台,若今时承盘。”说明当时的嗜茶者已十分器重茶托。

  茶托发展至魏晋南北朝时,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到了唐代,带托的茶盏备受青睐,并且盏托的款式造型也开始形式多样,所使用的材料也不一而足,并且已经发展成为专用饮茶的器具。《资暇集》中提到陶瓷、漆器以及用涂上桐油等干性油以增加强度和透水性的质地厚实的绢帛的盏托,即是指漆器盏托。1958年,陕西省铜川市耀县(今耀州区)柳林背阴村出土了银制的茶碗和茶托。20世纪80年代在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由唐僖宗供奉的素面圈足淡黄色琉璃茶盏和素面淡黄色琉璃茶托,则是地道的中国琉璃茶具。

唐 越窑青瓷盏

元 莲花形玻璃托盏

  唐代茶盏造型的大致特点是以敞口、斜直腹壁、玉璧底足为常见器型,茶盏形制比茶托要大,而且多见莲瓣造型,茶托的托口一般较矮,口沿卷曲作荷叶状。唐时,越窑的青瓷茶盏兴起。越窑茶盏一般腹较深,底小而有圈足,常饰有萱草纹或莲瓣纹,而茶托则做成莲花状,托座上或饰有莲蓬纹。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说:“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而已。”说的就是越窑茶盏托常被设计成荷叶卷边状,而盏则呈莲瓣状,颇为精巧动人。有专家认为,莲瓣造型的普遍使用与佛教在唐代的盛行有很大关联。

  宋代茶托兴盛

  自唐以来,随着饮茶之风兴起,茶托也演变为一托多盏,具有十分强的实用性和装饰性,同时给茶人们以美感和庄重感。茶托根据材质可分为金、锡、银、铜、铝、木制、竹制、藤制、陶瓷等。根据形状可分为圆形、椭圆形、元宝形、木瓜形、船形、荷叶形等不同样式。

  在历史上的诸多王朝中,宋朝是商品经济最为发达的一个朝代,彼时茶叶的需求量与消耗量激增,瓷器的工艺制作水平达到巅峰,不但促进了饮茶、茶具、茶艺等茶文化的蓬勃发展,更催生出“斗茶”文化,成为宋朝特有的文化符号。

  为适应斗茶需要,盏托得到极大的发展。建窑、官窑、哥窑、定窑,钧窑、龙泉窑、吉州窑等都普遍烧制茶盏。此时的茶盏已经成为宋代典型的饮茶器,其形制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口沿较直,小浅圈足,斜弧腹;另一种则是撇口,像喇叭,小浅圈足,腹壁斜直。而茶托发展成茶盏固定的附件,其式样也更多样化,托圈增高,有敛口也有侈口,托口较大,而且许多托圈内中空透底,中间呈空心盏状。

宋 定窑白瓷台盏

  宋代瓷盏非常讲究成色,尤其追求“盏”的质地、纹路细腻和釉的厚薄均匀。如定窑的鹧鸪斑黑釉盏、磁州窑的铁锈花黑釉盏,而建安的黑茶盏更是被时人看作是佳品。专家认为,宋人崇尚黑釉盏的原因是:其一,宋代推崇斗茶,饮茶习惯由煎煮改为“点注”,“点注”后的茶汤色泽呈“白色”状,黑衬白便于看水痕,并区分茶质优劣,而唐时推崇的青色茶碗则无法做到这点;其二,黑釉茶盏胎体厚重,能有效保持茶汤的温度;其三,茶盏口大而底深,方便观察茶汤。由于以上特点正符合斗茶的审美需求而深得斗茶人士的钟爱,故以通体施黑釉的“建盏”为上品。

明 剔犀漆盏托

  宋人追求闲雅幽静、温柔细腻、纤小单纯,微妙新巧,因此,盏托的特点是造型精致高雅,釉色匀润富于变幻,体现了一种温润而高雅的文人气息。其形式美的多样性和制作工艺的精致化,也呈现出一种富丽的美学风格。

  从出土文物来看,茶盏的品种较多,除瓷盏托外还有银盏托、金茶托和漆茶托等。如内蒙古临河高油房西夏窖藏出土有金茶托,江苏常州北环新村宋墓中出土有银、朱漆茶托。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提到杭州的茶店有“瓷盏、漆托供卖”,说明当时茶盏托种类非常丰富。

  受中原茶风的影响,辽代等少数民族政权也有用茶盏托饮茶的习惯。除了前文所说的辽墓壁画《备茶图》外,在河北宣化辽代张世古墓壁画中亦有《将进茶图》,画中一女人手捧茶托和茶盏,似准备奉茶至主人。桌上有大碗、茶碗和茶托,桌前炉火正旺正在煮水。还有内蒙古羊山1号辽墓的西南壁茶道图中,5个契丹长男子围着一个高桌,有的在捧食,有的在端盏。桌上摆有罐、盘、碗,内盛果品。头扎双髻的女童在煮茶汤。茶盏为辽墓壁画中最常见且数量最多的茶具,其形制与宋代相同,为斗笠形,有大小之分,与盏托配套使用,可见当时受中原茶文化影响之深。

  明清流行盖碗

  元明时期的盏托在宋代盏托的基础上略有发展,茶盏造型多直口,瓷盏托胎体较为厚重,黑釉茶盏托相对减少,多见青白釉制品。尤其是明代,盏托在造型上追求个性化,如出现造型别致的三足茶托,还有将茶托托口微鼓,制作成船形的,称之为“茶舟”“茶船”。

清 矾红三托盖碗

  明代中早期的茶盏多小折沿、深腹、高深圈足,到了中晚期,茶盏多小撇口、深腹、上阔下窄、圈足较浅。盏托在装饰上多绘釉上青花图案,亦有斗彩、五彩和单色釉装饰,还有装饰华丽的铜胎掐丝珐琅茶托。

  明人对茶盏的审美要求与宋人大不相同:一方面,明代已由宋时的团茶改饮散茶。明代初期,饮用的芽茶、茶汤已由宋代的“白色”变为“黄白色”,这样对茶盏的要求就由尚黑改为尚白。因此,明代贵重的茶盏主要有定窑的白瓷盏。明代屠隆认为:“茶盏莹白如玉,可试茶色。”明代张源在《茶录》中也写道:“茶瓯以白磁为上,蓝者次之。”

  另一方面,明代中期以后,瓷器茶壶和紫砂茶具兴起,茶汤与茶盏色泽不再有直接的对比与衬托关系。人们逐渐将饮茶的注意力转移到茶汤的韵味上来,更多的是追求茶叶的色、香、味,追求茶盏托造型的“雅趣”,而对茶托的色泽并不太在意。

  到了明代晚期,茶盏开始配以盏盖,形成了一盏、一盖、一托的“三合一”茶盏,既增加了茶盏的保温性,使之更好地浸泡出茶叶中的茶汁,又增加了茶盏的保洁性,可防止尘埃的侵入,并遮挡茶沫。品饮时更是增添了一份喝茶的情趣。

  清代盏托继承了明代“三位一体”茶盏,并称之为盖碗茶。盖碗茶一直沿用至今,尤其是在客来敬茶的礼仪上,以盖碗茶敬客更具敬意。

  清代由于茶叶品种的增多,对茶具的选择要求更广,因此对盏托的色泽、质地、式样以及茶具的轻重、厚薄、大小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清代茶盏大多为圆形,其基本造型为敞口、弧形腹壁,圈足前期高、大、深,后期相对低、小、浅,皆修制规整,有的盏还制作有把手,制作材料多样化,除了瓷盏托外,还有仿前朝的漆盏托、铜胎掐丝珐琅盏托等,并且茶盏与茶托相比更缩小化。

  清人追求文趣与自然结合,诗情画意,闲适高雅,因此瓷茶盏装饰追求精细美妙。如江西景德镇的彩绘瓷茶盏,造型小巧,色彩丰富,画意生动并配以诗、书、画、雕等艺术,这正符合文人雅士品茶赋诗的雅兴。江苏宜兴的紫砂陶茶盏,泡茶时能吸附茶汁,蕴蓄茶味,其汤色澄清,香味清醇,汤味纯正。因此,清代盏托又将茶具艺术推向了新的高潮。

  由此可见,茶托的造型整体变化是由前期的盏大于托发展成清代时的盏小于托,并且由单个的盏发展成盏、托、盖三位一体。这些变化组合都是随着时代的更替而变化发展,也是为更好地适应不同时代人们饮茶习俗的变化而调整其造型设计的。

  一茶、一盏、一托,一器一物,一处清雅,相映生辉。透过茶托的历史发展演变,足以窥悟中华民族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王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