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
联系我们
天冷来盘热爆肚儿
老北京人有个讲究,秋季除了贴秋膘,还要嚼上一口爆肚儿,这个秋天才算过得完整。尤其是深秋时节,天气渐冷,一盘热乎乎的爆肚儿在麻酱汁上一裹,再配个烧饼下肚,身心顿觉舒畅。这也构成了深秋老北京鲜活的烟火气息。那么,爆肚儿中的“肚”究竟指的是什么?“爆”又作何理解呢?
国人食肚有历史
肚通常是指牛羊猪等动物可被人食用的胃,属于下水类。在过去,肉并非人人吃得起,对于平民来说,下水便宜,自然就成为肉食最好的替代品。久而久之,便诞生了北京的卤煮、西北的羊杂汤、川渝的毛肚火锅、岭南的卤水拼盘等数不尽的下水美食,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人们的味蕾。
肚,自然也不例外。相对于其他下水,肚算是“小清新”了,它既不像肥肠那么油,也没有肺头的味道腥,掌握好火候,可以做出独一无二的风味来。
先秦时期,孔子提出过“七不食”: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在孔子看来,饮食不仅是吃饭,还是一种礼仪。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极少会吃动物下水,直至唐宋时期,下水才慢慢地出现在食谱上。
为什么这一时期出现了变化?有关专家考证其原因有三:一是唐代对外交流开放且频繁,带来了很多胡人的食材、调料和饮食习惯;二是宋代厨艺达到一个顶峰,中餐烹饪技术趋于成熟,人们有更多的手段去处理动物下水;三是受“以形补形”“以脏补脏”等观念的影响,下水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青睐。
羊肚、牛肚、猪肚也都是在这一时期开始在食谱中显露踪迹。唐代制作“杂糕”,就是将猪肚、猪肠内填满肉末、淀粉,再配以花椒、茴香、肉桂等香料,看起来接近今天的灌肠。
很久以前,动物的胃便是游牧民族的烹饪工具。如今,这种古老的料理方式仍然存在,浸透作料的羊肉包在羊肚中,然后将其烤熟。最原始的做法也最能显现出羊肉的香气。
唐宋的达官贵人甚至皇室,都是吃羊肉的,羊肚自然也成为食材。唐朝宫廷流行一种有名的宴席叫烧尾宴,主要是唐代大臣们拜宫或升迁时,为感谢皇帝向其进献食品的宴席,有不少羊肉或羊下水做成的美食。其中有一道羊皮花丝,这道菜是将羊肚切成细长之丝,而且这种丝要达到一尺之长。
宋代烹饪羊肚的技术更加成熟。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代以羊肉为原料的精美菜肴就有炖羊、闹厅羊、入炉羊、蒸羊头、羊肚、羊腰、煎羊白肠等数十种。汴梁城还有店家以制售“血肚羹”闻名,而“血肚羹”很可能就是由羊血、羊肚、羊肠等制成的羊杂汤。
元代关汉卿的《窦娥冤》家喻户晓,而一些地方剧种直接将其改了个名字《羊肚汤》。因为剧中流氓张驴儿在窦娥给婆婆做的羊肚汤中下毒,却误将其父张老儿毒死,进而诬陷窦娥杀人,才有了六月雪的冤情。可见当时,羊肚在北方已经成为普遍食材。
无论唐宋,牛肚都不常见。毕竟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劳动力,历朝历代都禁止私下宰牛。直到清朝中叶以后,农业技术以及养殖技术有进步,杀牛才变得不是问题。吃牛肚,则是从清末民初的重庆流行起来的。卖力气的人们将牛下水放到麻辣牛油卤汁中煮熟,一百多年后,这种吃法成为很多人都喜欢的涮毛肚。
水爆、芫爆与油爆
在北京,一般被称为肚的,大多是羊肚,牛肚泛称百叶。人们通常所说的老北京爆肚儿,也称水爆肚儿或汤爆肚儿,是指把鲜羊肚或牛肚洗净整理后,切成条状、块状,用滚开的水爆熟,然后蘸着调料食用。
爆是一种烹饪手法,宋代就已有,是利用旺火热油或者沸水,迅速将食材断生。这对于火、锅以及手法,都有极高的要求。羊肚、牛肚等都是非常鲜嫩的食材,十分适合爆的烹饪手法。水爆、芫爆和油爆是爆肚儿的主要制作方法。
水爆肚儿在制作时一般分为选料、洗、择、分割、切、水爆、装盘等几道工序,而洗和爆是最关键的。洗肚要用清水反复清洗彻底干净,爆时火力要旺,当水滚开后将肚料入汤汆煮,仅几秒钟即可熟。不同部位时间各不相同,如果火候掌握不好或时间过长,就会变得不脆或老而难嚼了。
作为名吃,老北京爆肚儿早在清乾隆年间就已有了,而盛行于清末民国时期。旧京时街市中的饭馆小吃店及设摊出售爆肚儿的很多,如在天桥有爆肚石,东安市场有爆肚王,东四有爆肚满,什刹海有爆肚张等,都很著名,仅东安市场里就曾有六七家。而著名老字号爆肚冯最早曾在清光绪年间就开设过名为“金牛隆”的百年老店,素以爆肚儿脆嫩、作料爽口为人称道,其水爆羊肚儿当时堪称京城一绝。
因口味独特,爱吃这一口的,不光是普通百姓,就连一些王公贵族、贝子贝勒以及很多文化名人也对其青睐有加。梅兰芳、马连良、梁实秋、巴金、小蘑菇、李万春等,都是爆肚儿的忠实拥趸。相传马连良吃爆肚儿时只愿吃用醋与麻酱两样调配的自创调料。梁实秋在海外留学时,最惦念的家乡美食便是爆肚儿。1926年,他刚一归国,就把“行李寄存车站,步行到煤市街致美斋独自小酌,一口气叫了三个爆肚儿,吃得我牙根清酸。然后一个清油饼,一碗烩面鸡丝……生平快意之餐,隔五十余年犹不能忘”。
芫爆常被误写为“盐爆”,其实它是在烹饪中加入芫荽(香菜),现在很多馆子仍有芫爆散丹这道菜。散丹指的是羊百叶,不过羊百叶比较少,现在很多餐馆用的是牛百叶制作。而油爆在鲁菜中有类似做法,用水烫过肚后再用油爆炒,比较有名的菜就是爆双脆。
梁实秋在《雅舍谈吃》中记载:“爆双脆是北方山东馆的名菜……就是在北平东兴楼或致美斋,爆双脆也是称量手艺的菜,利巴头二把刀是不敢动的。所谓双脆,是鸡胗和羊肚儿,两样东西旺火爆炒,炒出来红白相间,样子漂亮,吃在嘴里韧中带脆,咀嚼之际自己都能听到咯吱咯吱地响。鸡胗易得,捡肥大者去里,所谓去里就是把附在上面的一层厚皮去掉……肚子是羊肚儿,而且是剥皮的肚仁儿,这才够资格成为一脆。求羊肚儿而不可得,猪肚儿代替,那就逊色多了。”
他还记述了制作过程:“鸡胗和羊肚仁儿都要先用刀划横竖痕,越细越好,目的是使油容易渗透而热力迅速侵入,因为这道菜纯粹是靠火候。两样东西不能一起过油炒。鸡胗需时稍久,要先下锅,羊肚儿若是一起下锅,结果不是肚子老了就是鸡胗不够熟。这两样东西下锅爆炒勾汁,来不及用铲子翻动,必须端起锅来把锅里的东西抛向半空中打个滚再落下来,液体固体一起掂起,连掂三五下,熟了。”
梁实秋总结芫爆、油爆和水爆的特点是“芫爆不勾芡粉,只加一些芫荽梗葱花,清清爽爽;油爆要用大量芡粉,黏黏糊糊;汤爆则是清汤氽煮,完全本味,蘸卤虾油吃”。
爆肚儿吃法有讲究
爆肚儿在过去是个时令菜,只有秋冬季节,北京城里有牛羊肉的时候,爆肚摊儿才会开张。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如今一年四季都可吃上爆肚儿。很多京味菜馆都经营爆肚儿,而在以爆肚儿为招牌的店里,不但能吃到现调的小料,更有爆肚儿的大席面——“爆肚儿十三吃”。
所谓“爆肚儿十三吃”,就是关于肚的13处来源。行话里讲究“牛四羊九”,其中一种说法是:爆牛肚有肚仁、厚头、百叶、百叶尖4种;爆羊肚有食信、肚板儿、肚芯儿、散丹、葫芦、肚领儿、肚仁儿、蘑菇、蘑菇头9种。据说这是清末一些达官贵人因喜嗜肚的不同部位而逐渐形成的13种不同品种的爆肚儿的。
羊与牛都是反刍动物,其胃有4个仓室,分别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皱胃。前三个是由食道变异而来,第四个皱胃才是具有胃腺、能分泌消化液的真胃。
相比于牛肚的厚实耐嚼,羊肚的口感因为可食用部分的不同而更加丰富。羊肚的9个部位,爆熟以后,由于软硬度不同,因此口感和味道也相差很大。
食信即食管,其爆熟后会比较硬,略微有些甜脆。
肚板儿是第一个胃,即瘤胃。它虽然硬,但是面积却很大,口感较脆,味厚。
肚芯儿是肚板儿的里子,比肚板儿嫩,产量大。
散丹,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羊百叶,学名重瓣胃,口感脆嫩,是爆肚儿中人们常点的一种。
葫芦即网胃。它有一层蜂窝状的内壁,口感硬且有特殊味道,最难嚼烂。如果火候稍过,便完全无法嚼动。
肚领儿是第一个胃两片的结合处,很厚实,既有嚼劲儿,又不老,鲜嫩可口,产量又少,所以肚领儿是比较金贵的。
肚仁儿即肚领儿去皮,肚领儿本来就很少,再去掉皮,那几乎就是少之又少。它是爆肚儿中最嫩的食材,四五头羊才能凑出一小盘。
蘑菇即皱胃,一般切圈,嫩白色,口感较韧。由于靠近消化道的下端,故有其特殊的味道。
蘑菇头就是蘑菇的头儿,是胃连着肠道的部分,口感极好,量小而精。
在羊肚里价格最贵的是肚仁儿,其次是蘑菇头和肚领儿,以肚板儿最为便宜。卖时按客人指定的部位论价下开水中爆熟。爆肚儿的汤只是开水加葱丝、花椒,本身无味,全靠作料。
吃爆肚儿所蘸的调料极为丰富,一般包括酱油、醋、芝麻酱、香油、豆腐乳、卤虾油、辣椒油、香菜末、葱花儿、蒜汁等。是不是看上去像火锅蘸料?其实不然,爆肚儿的蘸料调和讲究以清爽为主、鲜香为佳。而且很多老北京人喜欢在爆肚儿的调料里点上一些醋。
吃牛排讲究几分熟,喝红酒讲究年份。那么,吃爆肚儿怎么判断口感呢?答案是一个字:脆。爆肚儿这种吃食最讲究火候,吃的时候体验的是一种齿感。
好的爆肚儿讲究吃出一种类似咬黄瓜的清脆声,嚼在嘴里“咯吱咯吱”作响,并伴有清香的口感。“入汤顷刻便微温,作料齐全酒一樽。齿纯未能都嚼烂,囫囵下咽果生吞。”吃爆肚儿还讲究整咽,要的就是一股囫囵劲儿。
旧时常下爆肚儿店的老饕特别注重吃爆肚儿的顺序,先吃香后吃脆,即先咀嚼其香气,后吃散丹之类的各部位,吃一盘爆一盘,一直吃到最嫩的肚仁儿为止。要是遇到这样的食客,后厨做爆肚儿的厨师都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来,心里知道,这是行家到了。所以,旧京专卖爆肚儿的店摊,肚儿上桌讲究的都是有先有后。
其实甭管怎么吃,吃的都是那股子鲜、脆、嫩、爽口的感觉。
(王宁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