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桃花流水鳜鱼肥(三)

时间:2023-04-07 09:19 阅读:2787

 春风不解意,三月桃花寄。阳春煦暖时节,草长莺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风拂面,岸边挂满了碧绿的杨柳枝条,随风摇曳。河面碧波荡漾,活泼的鱼儿欢快地在水中觅食嬉戏。

  唐人张志和《渔歌子》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桃花盛开的春天,正是江南水乡鳜鱼肥美的季节。作为我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鳜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乃鱼中佳品。

  从古至今,鳜鱼备受人们的喜爱。在文人墨客的笔下,品鳜鱼、饮美酒,不啻为人生一大享受。由此也衍生出与鳜鱼相关的饮食文化。

荷叶裹出鳜鱼香

  可能再没有一道食材能像鱼一样让人如此兴奋、产生如此多的共同话题,又有各自彼此的坚持。人类在鱼的烹饪上发挥了无穷的想象力,几乎包括了烹饪的全部技艺,清蒸、做汤、煎煮、红烧、熘炸、熏卤,各得其味。

  而这些味道的背后,又勾连着一个地域的饮食习惯、文化风俗、家庭口味,乃至盛产鱼类的江河湖海。就好比鳜鱼,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烹饪技法,相互之间却又是如此的和谐融洽。

  在江苏淮安,鳜鱼首推的吃法当属荷叶鳜鱼,以作料、调料填入鱼腹,外裹荷叶,涂以湿泥,以慢火煨熟吃,其肉质细嫩、香浓。传说隋炀帝杨广途经楚州(今江苏淮安)时,心血来潮要吃整烧鳜鱼。当地一位吴姓厨师应征,将调好的作料用筷子填入鱼腹,外面裹以荷叶、油泥,塞进灶膛,再焙以糠火。约莫过了一个时辰,只闻得鱼香扑鼻,连忙掏出,剥去泥土鳞片,果然肉嫩味美,这就是“荷叶鳜鱼”。这种烹法,后来扩大到子鸡嫩鸭,切块加香菇火腿笋丁,紧裹豆腐皮,再包荷叶泥,亦鲜美异常。

  如今,荷叶鳜鱼早已成为淮安的历史名菜。制作这道菜时,厨师往往先将鳜鱼砍下鱼头、剔下鱼骨、片出鱼肉:鱼骨切成4厘米宽的段;鱼肉去除大刺;鱼头切开,剔除牙齿、敲断鱼脖、剔除鱼鳍;鱼肉切成0.2厘米厚的薄片。然后,将鱼肉、鱼骨分别纳入盆中冲洗干净,沥干水分后准备上浆。鱼骨中加入料酒、鸡粉、葱段、姜片,把葱段、姜片捏出汁水,祛除鱼腥味,再加入生粉抓匀备用。鱼肉中调入鸡粉抓拌均匀,添生粉抓匀上浆。接下来,将色拉油烧至七成热,浇入浆好的鱼骨中,将其与山药片一同放入蒸柜,旺火足汽蒸5分钟。取出蒸好的鱼骨,将油汁倒入浆好的鱼片中搅拌均匀,以起到祛腥提鲜的作用。提前泡好的荷叶沥干水分,放入圆盘中,剪去多余的荷叶边,使成菜更加美观。打开荷叶,山药片铺在上面垫底,将鱼头、鱼骨、鱼尾按照鱼形摆好,鱼肉均匀铺在鱼骨上方。最后,在鳜鱼片表面撒陈皮、当归,盖上荷叶,蒸制时鱼肉能够充分吸收荷香,放进蒸柜蒸3分钟。取出蒸好的鳜鱼,淋响油,浇葱油汁即可上桌。荷叶与鱼肉绝妙的搭配,激发出食材本身的鲜味,鳜鱼的鲜香和荷叶的清香完美交融,瞬间撩动味蕾。一道荷叶鳜鱼,裹尽四季滋味。

  三丝鳜鱼球同样是一道淮安名菜。淮安白马湖盛产鳜鱼,常作为春、秋季白马湖宴的大菜登上筵席。将鲜活的鳜鱼取两片鱼肉,头尾腌制备用,鱼肉切成鱼丝。精盐、味精、料酒、生粉、葱姜丝、胡椒粉上浆;火腿、香菇、蛋皮、葱姜切丝备用;水发皮肚切丝后,用老母鸡汤套汤一次;鱼肉丝、皮肚丝、火腿丝、香菇丝、蛋皮丝等多种食材搅拌均匀,丝丝相扣,团成圆形后,连同鱼头鱼尾进入蒸箱。几分钟后,形如绣球、滋味交融的“三丝鳜鱼球”呼之欲出。

  三丝鳜鱼球继承传统清蒸鱼技法,以淮扬菜精湛的刀工,将鱼肉和其他配料切成细丝,以淮安特产皮肚为辅料,吸收鱼汤鲜味。火腿、香菇增加了菜肴的风味,做工精细,色香味俱全。此菜采用传统的绣球造型,形态美观、寓意吉祥。

花揽鳜鱼嫩脆酥

  山东济宁的南四湖莲叶田田、水草青青,鳜鱼在这里欢快地游来游去。在孔府菜中,鳜鱼亦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因为孔府菜厨师烹饪的鳜鱼有其绝妙之处,加上鳜鱼谐音“贵鱼”,寓意“富贵有余”,所以每逢孔府喜庆宴会,鳜鱼必登大席。

  烤花揽鳜鱼是孔府菜“满汉全席”上的一道最具特色的名菜,运用了孔府特优的秘制烤法,佐以姜末、香醋,白中泛红,味道鲜美,食者知其味,但是不知其法。此菜的做法曾一直都是孔府菜之不传秘法。

  如今,这道吉利菜已不再神秘,并且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有了“家庭版”:准备一条新鲜的鳜鱼,不低于1000克,去鳞、去尾巴、去脊翅,取出内脏,清水洗净;准备100克鸡里脊肉与50克肥肉膘一起剁碎成细泥,加蛋清、黄酒,食盐搅拌均匀腌制1小时;准备五花肉100克切成小块,放锅中焯水后捞出备用;准备海参、冬笋、冬菇切成小丁,和干贝一起放锅中焯水后捞出与里脊肉一起混合腌制;将各种拌好的配料装入鱼腹,用绳子捆好鱼嘴,在鱼背每个花刀处嵌入一片火腿,再抹上鸡料子,放在花网油上,把四周折好,再用擀好的面皮包住,放在铁架子上。接下来就是最为关键的烤制部分了:用木炭慢火烤制,先烤一面,再烤另外一面,烤50—70分钟左右,取出后放盘内,去除鱼嘴上的绳子,倒上事先准备好的料汁即可。

  这道菜的妙处是将五花肉、鸡里脊肉和海鲜等一同放入鱼腹烤制,让鳜鱼充分吸收肉的香浓滋味,再加上火腿与海鲜的鲜香,口味鲜美,外酥里嫩,很是入味,令人特别有满足感。

锅塌鳜鱼京味浓

  锅塌鳜鱼是一道著名的北京菜,在不少老字号饭店都可见其踪影。此菜脱胎于鲁菜的经典菜品锅塌鱼。“塌”是鲁菜独有的技法,“锅塌”即是煎和煨的组合。原料先经改刀、腌制、挂糊,下锅煎至两面金黄,然后入清水或清汤中,慢火煨制,将味汁收入菜中。此法可做鱼,也可做肉,还可以做豆腐和蔬菜,最具代表性的有锅塌豆腐、锅塌里脊、锅塌鱼、锅塌蒲菜等。

  锅塌鱼是鲁西南地区的名菜之一,源自孔府家宴中的一道名菜——孔府剔骨鱼。20世纪初,山东名厨高钧用本地肉鲜味美的沂河金鲤鱼,参照孔府剔骨鱼的工艺,进行了多次烹饪试验,创制出锅塌鱼这道名菜。

  这道菜后来传入济南等地,又传入北京。当年在山东做这道菜,需要用临沂沂河出产的金鲤鱼,做出来才软、嫩、香、醇,传到北京后,因地利不便,物流不发达,于是改良用鳜鱼。试做出来,味道同样非常好。这道菜遂广为人知,久而久之,成为极富京味特色的菜品。北京同和居饭庄善于制作此菜,在当时远近闻名。

  锅塌鳜鱼的制作方法是,选厚不到1厘米的净鳜鱼肉2片,用刀把鱼肉拍松,然后两面涂上酱油,再沾上一层面粉。把鸡蛋磕入碗里搅散,放入鱼肉,使其沾满蛋液。将熟猪油倒入炒锅,置于旺火上烧到八成热时,下入鱼肉,约半分钟,待呈金黄色时捞出。将汤锅放在旺火上,放入鸡汤以及黄酒、酱油、姜汁等调料及炸好的鱼肉,盖上锅盖烧制。待汤汁烧开时,换成微火,将汤汁塌干,淋上糊葱油即成。菜味鲜香醇和,软嫩不腻。因用葱油调味,故有浓郁的滋味。

  想要做好锅塌鳜鱼,一是必须要用鲜鱼。老北京的海鲜不容易获得,又没有地利优势,比不得胶东半岛等地,所以,这道菜做起来颇费周折。当天的新鱼一定要选1公斤左右,跟松鼠鳜鱼不同,做锅塌,大了不好下锅,不易入味,小了也不成。二要注意方法。半煎半炸谓之塌,若用宽油浸炸,容易脱糊。三要注意火候。剔骨后的鱼入锅烹饪时,一定要掌握好材料与鱼的火候,火大了容易煳,火小了味道太浓。只有火候适中,才能做成色金黄、形扁圆、味馥郁、质嫩软的鲜鱼佳肴。

火夹鳜鱼馨杭城

  1200多年前的唐肃宗时期,祖籍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的从军记录官张志和,在父母过世后隐居于两浙的山水之间。

  他自称“烟波钓徒”,经常泛舟于富春江、苕溪、太湖等地,不管天晴、下雨,都要钓鱼自娱自乐。

  将鲜美的鳜鱼与咸香的火腿一起做菜,就源自张志和的独创。每次钓到鲜活的鳜鱼,他就加入咸猪肉和火腿肉一起烹调,用来款待朋友。后人将此菜改良,用金华火腿上部、特厚的香菇和竹笋一起烹饪,得到名闻江南的火夹鳜鱼。菜品造型美观、双鲜合一,食之口感香嫩,风味极佳,其构思巧夺天工。

  现在,火夹鳜鱼已成为杭州名菜。厨师制作此菜时先将鳜鱼初步处理后去鳞、背骨和胸鳍,然后在鱼身上斜切几刀,将鱼肉切成牡丹花瓣的形状。在每一道刀缝中,都插入筒骨火腿(上好的火腿肉)、香菇和竹笋,撒上姜丝,浇以料酒,放入蒸笼蒸熟。最后勾芡,滴上鸡油即可。夹一块鱼肉放入舌尖,鱼肉的肥美、笋片的脆嫩与火腿的鲜香交织在一起,叫人欲罢不能。

  在古都杭州,还有一款鳜鱼菜,名叫赛蟹羹,其味宛如蟹肉做成的汤羹,滋味鲜美之至,同样为杭州历史名菜,已有七八百年历史。它的前身是始创于南宋的宋五嫂鱼羹。

  鳜鱼历来是钱江百姓餐桌上不可取代的美味。相比海鲜,它更鲜,更加贴近杭州人的生活。如今,中外游客来杭州观光游览,除了火夹鳜鱼和赛蟹羹,还能在市区各大菜馆、酒楼品尝到鳜鱼煲、铁板鳜鱼、翅汤鳜鱼、天香鳜鱼等多种风味的鳜鱼菜。

  (王宁 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