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中秋团圆话习俗(下)

时间:2023-09-22 16:05 阅读:4509

  在我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中秋节有许多别称:因节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称“八月节”“八月半”;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中秋节月亮圆满,象征团圆,因而又叫“团圆节”。

  古人对于中秋的重视,仅次于春节,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更远胜过年。每逢中秋之夜,仰望天上的月亮,心中顿生无限遐想与相思之情。迎寒、拜月、赏月、玩月、吃月饼、观燃灯……古人过中秋的仪式感,也在这份隆重与期待的心绪中尽数体现。

明清流行送月饼

  明代有了关于中秋节吃月饼更为确切的记载。明代文学家田汝成在《西湖游览志余》中写道:“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意。”明代史学家沈榜在《宛署杂记》中描述北京中秋月饼盛况时写道:“造面饼相遗,大小不等。饼中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书中还介绍了当时的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北京皇宫中供月使用的月饼“从下至上直径尺余,重有两斤”。

  月饼上的装饰图案是一个个手工绘制的吗?其实人们早已研制出了月饼模子。首先把木块挖出凹槽,底部雕上嫦娥、玉兔、麒麟、双鱼等吉祥形象,然后将和好的面粉和馅料放进模具定型,最后翻转模子敲打压紧,印制有纹样的月饼便成型了。月饼的种类也比较丰富,有直径一尺的大月饼,也有小如铜钱的袖珍月饼。月饼馅儿更是花样迭出,有枣泥、豆沙、桂花、麦芽糖以及木瓜等。不过这种木瓜是硬皮木瓜,不能生吃,削皮煮熟,用糖腌成蜜饯,再做成月饼。

  明代时期中秋习俗也有了很大变化,中秋节不再以赏月活动为中心。在明代刘侗、于奕正编撰的《帝京景物略》里有对中秋节的大段描述,其中没有对赏月的记载,取而代之的是对祭月的详细介绍。可以说,拜月祈福是明清时期中秋节最隆重的内容,亲人团圆成为中秋节俗的明确主题之一。中秋节前回娘家的已婚妇女,中秋节这天必须返回公婆家,因为这是团圆节。同时,重视亲友之间的人情往来。

  在明代,“吃月饼”已成为中秋节固定风俗。中秋节所食之饼除了“月饼”叫法外,还有“团圆饼”“团饼”等叫法,正德年间《建昌府志》中便称:“中秋,登楼玩月,多用西瓜、团饼,亦取月圆之义。”

  明代时人们过中秋还出现了新气象,那就是月饼成为时人过中秋节之必备,现代流行的中秋送月饼风俗已开始流行。崇祯年间《嘉兴县志》称:“十五是为中秋,作饼肖月形,曰‘月饼’,有相馈遗者,取团圆之义”;《西湖游览志》也有相同说法:“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不仅南方人喜欢中秋送月饼,北方人亦然。嘉靖年间《威县志》记载:“中秋置酒玩月,为月饼馈之。”

  中秋送月饼风俗是怎么形成的?据说缘于“走月”活动。所谓“走月”,就是乘着中秋月圆之际拜亲访友,馈赠糕点、鲜果等食品。

  到了清代,中秋“送月饼”就更为流行了。清代的乾清宫内曾供奉高达几层的“月饼山”,垫底的巨饼直径达好几米,山顶的小饼却只有3两重,直径还不到7厘米。皇帝中秋拜月后,会把最小的饼赏赐给宠妃,中间层的月饼敬奉太后,最后把垫底的大饼分成很多份赏给王公大臣,众人皆大欢喜。

买兔儿爷观燃灯

  清代宫廷把月亮里的玉兔称作“太阴君”,百姓们称它为“玉兔儿爷”。在北京一带的民俗中,中秋节祭月就变成了祭兔儿爷,游赏性质更为突出。

  在中秋夜,孩子们会被母亲安排出来到大街或集市上买“月光马儿”,此时月神嫦娥就变成了月光菩萨与捣药玉兔,这是清代祭月的重要物件。孩子们还可以在这一日以“月宫玉兔祭司”身份,买到心仪的兔儿爷玩具回家。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美景,美不胜收。简单赏月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在广东,家家户户会在节前十几天用竹条扎灯笼,做成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

  中秋夜灯内点燃蜡烛,用绳系于竹竿、高树、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以及其他形状,挂于家中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

  富贵之家挂高灯,可以有数丈高,一家人聚于灯下,欢饮温馨。平常人家则会竖一旗杆,挂上灯笼两个,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阑珊,规模不亚于元宵灯节。

历代文人咏中秋

  历代的文人墨客们对中秋佳节有着独特的情怀,因此诞生了许多与中秋有关的诗词。这些诗词承载着古人的思念与祝福。

  唐代张祜《中秋月》:“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一年逢好夜,万里见明时。绝域行应久,高城下更迟。人间系情事,何处不相思。”

  张祜的这首中秋诗歌,和王建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一样都是怀念亲友,但两人的心境又略有不同。晚唐诗人杜牧对张祜的诗十分推崇,曾写过“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这样的句子。

  晚唐诗人皮日休写了一首《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这个中秋节,皮日休看到桂花从天而降,不由感慨:桂花从天而降,好像是月上掉下来似的。拾起殿前的桂花,只见其颜色洁白、新鲜。不明白吴刚为什么要跟桂花树过不去。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来给予众人的吧。

  北宋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这首词,堪称中秋诗词中的经典,拿出其中任何一句,都称得上是千古名句。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苏轼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7年未得团聚。此刻,苏轼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因此900多年来传诵不衰。

  与其他伤怀的诗词不同,苏轼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来揭示一个道理: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这一年的中秋,苏轼与苏辙两兄弟终于团圆。二人一起泛舟赏月,过了一个团圆的佳节。但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别地赴任,于是在临别前苏辙写下《水调歌头·徐州中秋》:“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别样的深沉。本来是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吧。

  南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碧空万里,水波不兴,月照湖面,寰宇澄澈。泛舟湖上,以长江之水为酒,把北斗星当酒杯,再请天上的星辰万象作为宾客来,和自己一起细斟慢酌。此情此景,没有天地物我,不知今夕何夕。这种壮阔、这种豪情,遍观宋词,无以复加。

  回忆起以前的中秋节,南宋辛弃疾写下了《一剪梅·中秋元月》:“忆对中秋丹桂丛,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楼上一尊同,云湿纱窗,雨湿纱窗。浑欲乘风问化工,路也难通,信也难通。满堂唯有烛花红,杯且从容,歌且从容。”

  辛弃疾闻着桂花香,在月下喝着美酒,日子非常惬意。再看今年的中秋,同样的地点,同样的酒杯,却没有了天上的明月,被雨水取而代之。不是每个中秋都有月亮,也不是每一刻都十分美好。与其遗憾不已,不如举杯饮酒,从容歌唱。岁月的一朝一夕,一城一池,无不在每一段寻常的生活中,每一个从容的微笑里。

  南宋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悭。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那年的中秋,陈著满怀喜悦。早上下雨晚上天晴,下雨时,诗人喜爱小雨淅沥的景象,雨晴后,月亮如玉般皎洁,诗人不胜欢喜。

  元代张养浩有一首脍炙人口的《折桂令·中秋》:“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张养浩在这个中秋之夜说,良夜长,不如一醉方休。月光通透、明达,照在了庭院中的桂树上。澹澹清夜,树影婆娑,明月清光,相与无碍,共同构成了一幅幽静、空灵的图画。

  作者引吭高歌,对月起舞,只愿问问那月中的场合,这般良夜美景,如此动人心弦,此时此地,何不纵情一醉?

  (王宁 综合整理)

来源:中国食品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