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文化
联系我们
古人如何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为响应国家“制止餐饮浪费”的号召,各地各部门近日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向餐饮浪费说“不”,引导消费者健康理性消费。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代诗人李绅描写了农民耕作的辛苦,告诫人们要珍惜粮食。“岁丰仍节俭,时泰更销兵。圣念长如此,何忧不太平。”白居易提醒人们即使在丰收之年,也要节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明末清初理学家朱用纯教育子孙们要勤俭持家。古往今来,尚俭戒奢、朴素节俭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这方面,古人其实做得很好。我们不妨来看看他们是如何践行“厉行节约,拒绝浪费”的吧。
限量取餐
宋代名画《春宴图卷》向人们展现了宋人聚餐的真实场景。不是大鱼大肉、没有穷奢的山珍和海味,有的只是朴素的餐具和简单的食物,文人雅士围桌而坐,相谈甚欢。关于这一现象,司马光以亲身经历来作证。
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虽然为朝中重臣,却不忘初心。他赋闲在家时,曾经组织了一个由富弼、文彦博、王拱辰等13位朝中退休老臣参加的“洛阳耆英会”饭局。司马光亲自定下《会约》:为具务简素;朝夕食不过五味,菜果脯醢之类,共不过二十器;逐巡无下酒时,作菜羹不禁……就是说,聚餐时,主菜不得超过5种,至于蜜饯、干果、水果、还是小吃点心,总数不得超过20碟。如果菜没了酒还没喝完,那就只能喝汤,汤可以不限量。不光有约定,司马光还制定了几条惩罚措施,比如谁如果点菜点多了,就要罚上喝一大杯酒。因为在座者都是社会名流,自然不会为了贪嘴而受惩罚,丢了面子,所以都限量取餐。
这种聚会后来被司马光称之为“真率会”,真率就是率真,不客套,不虚荣,不打肿脸充胖子。在聚会者当中,官职最高的就是当过宰相的司马光与文彦博,但是他们却并没有享受所谓的“国宴待遇”,而是一顿平平无奇的家常便饭聚餐,可以说是对北宋官场的奢靡之风的一种自觉抵制。
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经专门写过《节饮食说》一文。文中称他自今往后,“早晚饮食,不过一爵一肉。有尊客盛馔,则三只,可损不可增。有召我者,预先以此告知,主人不从而过是,乃止。”意思就是规定每餐限量,只喝一杯酒,一碗肉,有客人来,也只是三道菜,只可减少,不可增加。有人请他吃饭的,也预先把这一标准通知主人,超标就不赴宴,完全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美德。
拒绝铺张
说到拒绝铺张,先看一个反面教材:北宋的第八个皇帝宋徽宗继位后,开始几年还励精图治,但不久便露出骄奢淫逸的嘴脸。有一次,宋徽宗大宴群臣,拿出玉盏、玉卮等贵重酒器说,他欲用此吃酒,恐人说太奢华。蔡京立马回复道:“臣当年出使契丹,他们曾持玉盘、玉盏向臣夸耀说南朝无此物。今用之为官家祝寿,于礼无嫌。官家应该享尽天下的供奉,区区玉器,算得了什么?”在蔡京等人的怂恿下,徽宗尽情享受。
宋徽宗最宠信和重用的大臣,几乎都是聚敛私财、生活奢靡之人。比如蔡京,生性好客贪吃,经常举办比较奢华的宴席。有一次请僚属吃饭,上了很多菜,杯盘罗列,光蟹黄馒头一项就花掉1300余贯钱。
尽管宋徽宗在艺术方面有着惊人的才华,但是他的铺张浪费与政治腐败引发民众的强烈不满,终于在两浙、黄淮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方腊、宋江起义。
与宋徽宗的奢靡无度恰恰相反,他的祖上宋仁宗却是历史上出了名的“节俭皇帝”。
宋仁宗以仁义治国,对人宽厚和善,在位期间,十分注重勤俭节约,拒绝铺张浪费。
有一天,宋仁宗在宫中办了个宴会,宴请一些臣子。宋仁宗看到桌上有一道蛤蜊的菜,便举箸去夹。一尝味道挺鲜,于是开心地吃起来,吃了一会儿,宋仁宗问身边的内侍:“现在这个季节,蛤蜊多少钱一斤呀?”
这名内侍见皇帝吃得开心,以为皇帝是夸自己办事得力,就立即回禀道:“据说一枚要1000钱呢,这次一共呈上来28枚,如果官家喜欢,还可以有很多呈上来。”宋仁宗一听,这么贵,便立刻沉着脸说:“朕一向和你们说,要节约,不要奢侈浪费,这盘菜居然要28000钱,简直太浪费了,朕吃不起蛤蜊呀。”此后,宋仁宗再也没吃蛤蜊。
还有一次,宋仁宗晚上肚子饿了,特别想吃烧羊肉,但他硬是忍到了天明。第二天早上吃早餐,对侍候他的内臣道,昨日半夜里,突感饥饿,特别想吃烧羊肉。内臣一惊,赶紧说:“那官家应该降旨让御膳房做呀。”宋仁宗摆摆手说:“算了,朕听说宫里每有任何要求,外面就当成永例、制度,供应不断。其实,朕当时也想让御膳房做来着,但恐怕吃这一回,就让今后每天晚上杀羊成为制度,那就太糟糕了。”宋仁宗认为,御膳房若为了讨他的欢心,而每天杀几只羊预备着,实在是浪费之举。
在饮食节俭方面,就连宋高宗都比他的父亲宋徽宗做得好。南宋笔记《清波杂志》记载了宋高宗退位后的晚年饮食生活:“早晚食只面饭、炊饼、煎肉而已。”早上和晚上两顿正餐(宋朝人认为午饭不是正餐),主食是面饭和炊饼(类似现在的馒头),而菜只有一道煎肉,颇为节俭。
古代很多官吏吃饭,也是提倡俭省,反对铺张浪费。
北宋王安石变法时期,有个官员叫郑侠,因为反对变法,给宋神宗献《流民图》,在历史教科书上留下了姓名。郑侠这个人思想守旧,迂腐不化,但是生活作风很好,从不铺张浪费。南宋陆游在《渭南文集》里写过郑侠怎样请客:“客至,必与饮,多不过五爵,蔬果之外,一肉而已。”客人来了,必定请酒,但最多只请五杯,至于下酒菜,就是蔬菜水果,荤菜只有一道。
陆游还写过一个士大夫,名气比郑侠小,名叫谢昌国,不论请谁吃饭,只上一道菜。好在这道菜分量很足:“烹豆腐菜羹一釜,偶有肉,则缕切投其中。”一锅青菜煮豆腐,豆腐里偶尔会加点儿肉丝。
北宋初期的钱明逸更加俭省。钱明逸是吴越国王钱镠的后代,当过欧阳修的上司,担任过开封府知府,替皇帝起草过诏书。他请客吃饭,必定先问一句:“是吃酒还是宴席?”客人如果说吃宴席,那就俩菜,一荤一素,主食管饱。如果说喝酒,那就没菜,“酒数斗,瓷盏一只,青盐数粒”。在几斗酒旁边放一个瓷杯,瓷杯里放几颗大盐粒子。钱明逸认为,喝酒就是喝酒,用不着吃菜。那为何要放盐粒子呢?为的是喝完酒漱口,盐能清新口气,免得酒气熏人。
剩菜打包
现如今,聚餐之后打个包是很平常的事。那么,古人聚餐完毕会不会打包呢?其实,古人也有打包的习惯。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中有个细节:春秋时期,郑国大夫颍考叔在郑庄公为他设的酒宴上,指着面前的肉羹以家中老母没有吃过此美味为由,恳请庄公允许自己把它带走,以便让母亲尝一尝。郑庄公非常感慨,批准了他这一请求。这是历史上有关“打包”的较早记录之一。
南北朝时期,陈朝的徐孝克经常在宫中陪侍皇帝进膳,每次陪侍宴席,也没见他吃什么食物,可是到席散时,在他坐席前的食品却少了,皇帝询问中书舍人管斌是怎么回事,管斌因没有太注意也回答不了。从此管斌便偷偷地留意观察这件事,看到徐孝克在陪侍皇帝吃饭时,不舍得吃自己席前的食物,趁人不注意就将珍果塞在宽腰带内。管斌当时不解他的用意,后来查访,才知是拿回去给母亲食用。管斌据实向皇帝禀报。皇帝很受感动,于是诏令有关管事人员,以后宴会时,孝克席前食物,全让他拿回去孝敬母亲。
唐朝时,打包之风日盛,无论是参加君王的筵席,还是好友聚会,士大夫们都习惯自行打包——“廷宴余物怀归”。
有一次唐宣宗宴请大臣,酒席一散,达官贵人们起身辞谢时,忽然从不少人的袖管里“噼里啪啦”掉出许多果品。众人解释这些是准备带回去给家人们吃的。唐宣宗不仅没责备他们,反而下诏:“今后凡大宴,文武官给食两份,一份给赴宴者父母,再赏些糕点给孩子们吃;另一份众爱卿若吃不完,还可以用手帕包起来带走。”用手帕“打包”既方便又文明,逐渐在民间也流行起来。
北宋时期,苏东坡写过一首诗:“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就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位朋友拾掇起来,带回家给孩子吃。
司马光不但提倡限量用餐,也坚持餐后打包。要是别人请司马光吃饭,司马光肯定主张少点些菜,够吃就行。等饭局结束,桌子上的剩菜剩饭,司马光“既食而携其余”。“既食”就是饭局结束,“携其余”指的就是打包。由此可见,餐后打包这一美德源远流长,古代不少名人都做出了表率。
(王宁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