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图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时间:2021-06-30 16:34

  产业结硕果、科技助农鼓腰包、农业品牌价值日益提升……翻开过去一年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的“记事本”,不禁让人喜上眉梢。农民持续增收,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高,农村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广袤田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一组数据跃然纸上:2020年,三亚农业总产值121亿元,同比增长2.7%。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89元,同比增长8%。

  5月14日,在2021年早造“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崖州区(坝头)南繁基地试验示范点测产验收会上,最终汇总的测产结果为平均亩产926.5公斤。三亚日报记者 李学仕 摄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一年以来,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品牌、循环、“农业+”等主题,全力做好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硬仗、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等工作,不断提高农村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向实力强、结构优、质量高、前景好、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实现平稳有序发展,为决胜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速

  盛夏六月,硕果飘香。广袤田野,党旗飘扬。

  走进三亚田野,遍地尽现色彩斑斓的瓜果蔬菜生产基地里,芒果、莲雾、火龙果……花色各异,果味飘香;阡陌纵横的稻田,鳞次栉比的热带大棚,一幅繁荣的农业画卷正徐徐打开。

  在过去的一年里,三亚市农业农村局按照“抓特色、兴产业、强规模、树品牌、保质量”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南繁育制种、冬季瓜菜、热带水果、热带作物、畜禽养殖、海洋渔业等产业提质增效,为全面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这成绩的取得,是三亚农业部门主动作为,秉持改革创新的智慧和勇气,上下一心,砥砺前行。

  种植业基本面稳中向好、畜牧业生产趋势稳步上升、渔业捕捞产值增长明显……一年来,市农业农村局以实的举措,扛起了农业产业的“四梁八柱”,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种植业上,去年完成水稻种植面积8.92万亩,超额完成任务。常年蔬菜1.267万亩,产量9.8万吨;热带水果38.65万亩,同比增长10.4%,出岛70.56万吨,同比增长5.2%。冬季瓜菜种植17.01万亩,开单出岛总量24.58万吨,同比增加7.9%,开单出岛总产值11.11亿元;畜牧业生产趋势稳步上升,去年肉类总产量达11038吨,畜牧业产值11.84亿元;渔业捕捞产值增长明显,水产品总产量60775吨,渔业产值约21.14亿元,增长6.4%。其中,2019年底三亚新建完工60艘大吨位渔船,2020年已投产赴南沙等外海生产作业,以深水网箱养殖为突破口,大力发展海洋产业。在现有网箱养殖基础上,积极扩大海域养殖面积,深水网箱养殖金鲳鱼产量大增……

  “我们每年花费大半年的时间在三亚南繁基地里研究杂交水稻……”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秘书长涂升斌说。每年秋冬季,一代代南繁人挥别家人,长途跋涉前来海南,用他们的心血和汗水,演绎着“中国种业”的精彩和传奇。而如何做好南繁工作,三亚市农业农村局用实干培育南繁沃土,使南繁育制种业成为明星产业。

  一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培育南繁种业,积极落实国家南繁规划,成立南繁规划落地工作领导小组,稳步推进南繁工作,划定10万亩南繁科研育种保护区。持续推进南繁重点项目,打造坝头南繁公共服务基地,建设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示范项目,展现我国杂交水稻的最新成果及我国水稻品种的产量潜力;推进全球动植物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建设,推进国家杂交水稻耐盐碱平台项目建设,目前,已经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内征用100亩近海土地用于耐盐碱水稻研究。依靠南繁育种的科技优势,打造国家冬季瓜菜生产基地,建设中国的“南繁硅谷”,向科技要效益,重点发展优质高效农业。

  5月23日,槟榔村五组的农民正在把采摘的秋葵装车,准备运往农贸市场销售。 三亚日报记者 陈聪聪 摄

  调优产业结构 发展特色产业

  大果卖120元/斤,小果卖60~80元/斤……“黄马褂”加身,火龙果变成果皮金黄、口感清甜、果肉细腻的燕窝果,价格飙升至一百多元一斤。在天涯区台楼村六罗火龙果扶贫产业基地,燕窝果的引入,盘活了台楼村土地,释放“甜蜜经济”,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

  引进燕窝果,是市农业农村局调优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的最佳注脚。一年来,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扩种豇豆、冬瓜、无籽西瓜、龙眼、哈密瓜、火龙果等市场认可度高、产量高、产值高的果蔬品种,其中黑皮冬瓜亩产达到2万斤,哈密瓜、火龙果的产量分别同比增长211%、1579.1%。已形成1万余亩黄秋葵、2000余亩菠萝蜜、500余亩燕窝果、400余亩薏米、300余亩榴莲种植规模。与种植水稻、瓜菜相比,每亩增加产值1~2万元。其中,黄秋葵和火龙果已成为三亚产业调优的成功典型。

  好品种,需要好技术。一年以来,借助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和市农技中心等科研技术骨干力量,市农业农村局对传统优势种植品种青瓜、苦瓜、西甜瓜等进行技术改良,并加大新品种引进和自主开发力度,引导农户种植艳娘茄子、翠绿苦瓜、南豇一号豇豆、津优1号青瓜等适应市场需求的品种。“南繁院提供的嫁接茄子苗,抗病好、产量高、收入也高……”去年,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为育才生态区龙密村脱贫户发放嫁接茄子苗,为农户播下致富的“金种子”,农户黎德和手捧茄子苗欣喜不已。

  优化产业结构,为农业产业注入新的动能。除了种植业,市农业农村局在养殖业上也持续加大马力,推动全市养殖业有序发展,在全市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画卷上,留下浓厚的色彩。

  围绕农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三亚万橡雨林20万羽蛋鸡场和天涯区6万只鸽子场顺利投产;

  围绕发展特色产业,加快崖州区罗牛山现代循环农业15万头养猪项目建设;

  围绕农业产业优化,支持五黑鸡特色养殖、肉鸽、肉牛养殖等项目,落实惠牧扶持项目,调优畜禽产业结构;

  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目前全市农田灌区水灌溉工程率达到8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

  ……

  打破定式,创新模式,市农业农村局不断探索开创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新局面。

  渔民在位于西岛海域的深海养殖网箱投喂饲料。 三亚日报记者 李学仕 摄

  打造品牌 产业联动拓销路

  “要吃就吃三亚树上熟贵妃芒……”如今,吃树上熟芒果,已成为众多游客“爱上三亚的另一个理由”。而这高度认可的背后,离不开三亚不断优化农产品质量,全力提升农业品牌的努力。

  翻开三亚农业品牌的“光荣榜”可以发现,“三亚芒果”被评为“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荣登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21名(价值33.72亿元)。截至2020年,全市认证“三品一标”63家、产品88个次,其中无公害认证44家;认证绿色食品11家、有机产品认证5家、地理标志3个。

  着力培育品牌创建主体,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一年来,三亚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品牌农业建设,转方式、调结构、树品牌、促融合,助力三亚农产品“走出去”“销得远”。去年,三亚芒果·首届三亚农特微电商品牌联合盛典,全力打造“互联网+三亚芒果”,实现三亚芒果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的良性闭合产业链,三亚福返等四家优质芒果生产基地与广州世果汇等四家网络销售平台签订了6400吨共1.92亿元的网销订单。

  充分拓展新业态、新模式和新应用,巧借平台,助力瓜果蔬菜的销售……品牌打出去,销路也要全面铺开。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柯用春介绍,在拓宽销路上,该局创新拓展线上销售,和阿里巴巴、京东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建立产销对接关系的同时,大力开拓线下直供渠道,已组织三亚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对接北上广深等地大型商超。目前已通过三亚农投集团、三亚德航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与上海联华、华润万家、沃尔玛、大润发等大型连锁商超达成直供协议。

  要让消费者吃上优质的农产品,还要吃上新鲜的产品。为此,三亚不断健全完善农产品物流体系,依托14家省外农产品流通办事处、21家田头冷链、逾百家电商平台,农产品流通体系日趋完善,建成全市综合性果蔬批发市场3家,育才供销农产品集散交易中心已完成了农产品收购配套设施建设。目前,三亚农产品物流公司主要有三亚佳翔航空货运服务有限公司、三亚天锋旺海物流公司、三亚南果实业有限公司等,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流通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来,市农业农村局推动“快递进村”工程落地,全市“快递进村”覆盖率达80.26%。通过推广“邮政+合作社+落地配”等模式,健全完善农村快递服务体系,2020年主要品牌快递企业共收寄农特产品462.65万件,带动农业总产值约2.3亿元。

  “组合拳”叠加 全面推进农民增收

  党的十八大以来,“旅游+”首度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游热闹红火起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成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城里人越来越频繁地来到农村,农产品越来越便捷地进入城市。农产品进城、线上线下融合的局面初步形成,农业电商发展进入“快车道”。

  一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以助力农民增收为落脚点,推动休闲农业释放效能。目前,全市共有常态接待游客的休闲农业点26个,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5个,全国五星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园区4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11个。已经推广6条精品休闲农业旅游路线,自2019年开始推出三亚休闲农业旅游节系列活动,2020年组织开展了三亚休闲农业旅游采摘节、休闲农业旅游民宿节等系列活动,掀起一股海南人游三亚美丽农村的新风潮。

  绿色生态是核心竞争力,是长期可持续潜力,也是农业的基本目标之一。如何抓住“绿色农业”,助力农民增收?市农业农村局用实干交出答卷。一年以来,该局推动发展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农业,以先建后补的方式扶持农业废弃物再生利用项目、水稻秸秆稻壳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综合利用蚯蚓粪肥及产品项目和水肥一体化项目,为农民打开“绿色银行账户”。

  全面推进农民增收,农业科技起到了关键作用。一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支撑作用,实施“良种良技更新”工程。坚持以引进、推广、生产良种良技为切入点,推进南苗北种、南苗北运工程,实施冬季瓜菜种苗培育工程,建立无人机统防统治服务队伍,逐步推广槟榔、辣椒、芒果等无人机统防统治技术。同时,农业科技服务实现保姆式服务,通过实施科技扶贫示范“百村千户创建”工程,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110服务体系,发挥南繁科技服务团队优势,通过“专家+村委会”“专家+基地”“专家+农户”等方式,有效推进增产创收。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曲环介绍,一年来,该局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全面推进农民增收。加快“菜七条”政策落实,增加农民增收动能;加强促农增收财政、金融扶持;深入推进农产品种植结构调整和品质品牌提升;大力推进延伸产业链战略,加快三亚果蔬、水产生鲜产业转型升级;精准扶持,撬动畜禽产业发展,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春华秋实结硕果,风劲扬帆正当时。乘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三亚市农业农村局将持续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三农”重点工作的部署,充分利用海南自贸港的政策,以“农业+科技”“农业+旅游”“农业+贸易”为抓手,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化发展,用好用足自贸港政策优势,发展壮大三亚优势产业,推进扩种增养,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充分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结合休闲农业、共享农庄活动,筹备采摘节等,开发农业伴手礼,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农事体验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夯实菜篮子基地建设,积极构建热带农业体系,不断优化调整种植业结构,走品牌水果的精品之路,促进经济效益明显提升,推动全市“三农”的航船破浪向前,行稳致远。

原标题:激活农村发展活力 奋力推进乡村振兴 ——三亚市农业农村局2020年工作纪实

  • 来源:三亚日报  作者:张慧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