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图

联系我们

新闻热线: 13034975678

东方:精准施策产业旺 同心勠力奔小康

时间:2021-07-01 16:00

  东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

  精准施策产业旺 同心勠力奔小康

东方北纬十八度火龙果基地。 陈允武 摄

  东方市有58.2%的户籍人口、78%的土地在农村,27%的地区生产总值来自农业,农村面积大,农业人口多。针对实际市情,东方市委、市政府坚决扣好脱贫攻坚工作“第一粒扣子”,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市建档立卡11918户52391人全部脱贫,36个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从8.9%降至0,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从2016年的3839元提高到2020年底的1.2万元,年均增长33%,顺利通过脱贫攻坚国家考核的“毕业考”,为全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东方贡献。

  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乡村振兴征途漫漫,奋斗不能停止。东方市委书记田丽霞说:“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发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扎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坚定不移用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的‘三农’工作,努力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为东方‘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驻村干部带领贫困村民脱贫

  自东方市成立市打赢脱贫攻坚战指挥部以来,东方市委主要领导任指挥长,下设16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健全市、镇、村三级脱贫攻坚战斗体系,成立乡镇脱贫攻坚大队11支、中队185支、小队527支,把151个帮扶单位3483名帮扶责任人编入战斗队序列,实现脱贫户帮扶全覆盖,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通过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十大行动”,落实“四带一包”整顿机制,累计整顿117个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调整撤换不胜任现职村党支部书记24名,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战斗堡垒。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东方市驻村干部刘小俊、符乃贤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大田镇党委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守一方土,尽一份责,既然来到西方村当驻村第一书记,我就要用实际行动担起责任,用真心践行使命,让西方村越来越好。”这是东河镇西方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王平斌在出任驻村干部后的切身感受。2019年,他作为省委组织部派驻西方村驻村2年,乡村振兴号角吹响后,他选择留任。

东方市充分利用花卉小镇建设的产业优势,培育花卉温室大棚等扶贫项目。

  东河镇西方村曾是基础设施落后、村容村貌差的深度贫困村,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容村貌大变样,道路整洁干净,房屋错落有致,村道两旁鲜花盛开,成为村里一道靓丽风景线。环境变美了,需要产业做支撑。乡村振兴队带领西方村的村民以“租地+务工+年底分红”的方式种植毛豆,增加村集体收入,确保农民稳产增收。“2020年,西方村年人均纯收入达3万余元。乡村振兴要靠产业振兴支撑,乡村振兴队将帮助村民完善灌溉设施,加大科技服务力度,服务保障好毛豆种植产业,努力形成以西方村为中心,向周边村庄辐射的万亩产业基地,确保发挥规模效益。”王平斌说,西方村也将乘着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谋发展,兴经济。

  “最近,我们对全村低收入群体进行排查,防止返贫致贫的情况发生。实现乡村振兴,要落实好各项帮扶政策,在原来扶贫优惠政策基础上,继续巩固提升,不断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更好的乡村经济发展。”东河镇派驻西方村驻村负责人陈朋说,乡村振兴本质离不开农民,乡村振兴工作队队员多走访入户,实时了解村情民意,才能为群众办实事,推动乡村振兴。

  兜底保障精准帮扶有幸福感

  兜底保障是脱贫攻坚的底线任务,是解决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艰中之艰的最后防线。近年来,东方市在解决群众“三不愁两保障”问题上,精准发力,提高群众生活幸福感。各级各部门累计投入资金25.3亿元,用于贫困地区发展生产、保障民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等,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全部解决。

  在医疗保障方面,东方市累计投入2.16亿元,代缴全市建档立卡新农合和大病保险、大病商业补充保险以及门诊和住院报销,19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配备合格村医,让基层群众看病实现“小病不出村”,贫困群众住院报销90%以上,慢性病门诊报销80%以上,有效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在东方市板桥镇新园村,村民们搭建大棚种植瓜菜。

  在饮水安全保障方面,投入8.8亿元,建设83宗饮水提升巩固工程项目,做到供水管网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实现“供水一体化”,全市农村地区自来水普及率、水质检测覆盖率、水质合格率全部100%,连续3年在全省脱贫攻坚饮水考核工作中名列第一。

  东方市累计投入2.65亿元,解决6655户困难群众住房问题,所有困难群众都住上安全房。在三家镇玉雄村,脱贫户郭仁同的新房宽敞明亮,新式家具家电一应俱全,他感到日子美满幸福。脱贫前,郭仁同一家人住在不到30平方米的破瓦房里,每逢下雨天,屋内漏雨。新旧对比,郭仁同内心充满感激:“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一家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近期,郭仁同在医院检查出患疝气和腰椎间盘突出疾病,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他成功实施手术后,在医疗兜底保障政策的帮扶下,自己只花费了6000元左右的医药费。“住院医药费6万多元,新农合报销90%,报销手续简便,一站式结算。”

  除此之外,郭仁同的儿子在三家镇中心幼儿园上学,还享受到了教育扶贫补贴。据悉,东方市解决困难家庭学子上学难,累计发放学前至中职阶段各项国家资助和特惠性资助26.41万人次、2.7亿元;发放“雨露计划”补助3149人次、551万元,确保做到特惠性资助全覆盖、普惠性政策优先资助建档立卡家庭贫困学生。“先后为141名特殊学生安排送教上门,贫困学生失学辍学现象基本消除,教育保障全面落实。”市教育局勤工俭学服务中心负责人麦明波说。

  扶贫产业增加困难村民收入

  近年来,东方市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取得新突破。建成8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东方火龙果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支撑体系的试点地区,荣获“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称号,“带领群众走上热带特色现代农业致富路”作为典型经验,获得国务院全国通报表扬。全市农业增加值从2015年的36.1亿元增长到2020年的51.6亿元,年均增长5.6%,2020年增速排名全省第一;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5年的10958元增长到2020年的16547元,年均增长8.6%。

  紧紧围绕绿色发展,东方市以推进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产业发展行动,坚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推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让农民群众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推进农业标准化,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引进、培育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土地流转,吸纳扶贫资金,采取“劳务收益+承包经营+收益分红”的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承包务工的新模式,帮助众多脱贫户有固定工资性收入。

  驻大田镇乐妹村委会工作队充分发挥高校优势,用3年时间将村里的兰花产业打造成资产超过800万元的特色产业,使得贫困村蝶变远近闻名的致富村,成为乡村振兴的典型。2020年10月,乐妹村委会“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兰花产业”项目荣获教育部第三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

  驻村扶贫干部带领乐妹村委会贫困群众外出学习考察,学会兰花种植技术后,引入政府扶贫资金300多万元,建成20亩兰花大棚,仅用2年多的时间,就将兰花产业打造成了资产超过800万的特色产业,实现“造血式”扶贫。产业扶贫大幅度增加村民的收入,2019年,乐妹村委会贫困户102户、467人全部脱贫,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2836元增长到2020年12569元。村里脱贫户的钱袋变鼓了、动力变足了、思想上进了,村民脸上绽放笑颜,内心憧憬着美好新生活。

在东方市板桥镇好瑞村的哈密瓜种植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对哈密瓜进行打包、装箱。

  乐妹村委会的兰花产业基地由村里培养的5名脱贫户种植、管理和销售,2年来,吸纳村里脱贫户就业2000余人次,发放劳务费70余万元,给全村村民分红60多万元。“今年是第3年分红,我家分红4000多元,感谢兰花产业,让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大田镇乐妹村村民符美玉感激地说。

  “我们将全力把兰花基地做精做强,实现农旅结合,给村集体带来更大收益,给村民分红更多,让村民的日子过得更红火。”大田镇乐妹村兰花基地场长符贤说。

  “东方市将牢牢抓住农业产业发展的‘牛鼻子’,加快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让更多脱贫户享受到东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经济红利,实现更高水平、更加稳定的致富奔小康,实现乡村振兴。”东方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超说。

  (本版撰文/静淑 方宇杰)

  数说东方脱贫攻坚成绩单

  全市建档立卡11918户52391人全部脱贫

  36个贫困村顺利脱贫出列

  贫困发生率从8.9%降至0

  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33%

  从2016年的3839元提高到2020年底的1.2万元

  在医疗保障方面

  累计投入2.16亿元

  190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

  在饮水安全保障方面

  投入8.8亿元

  建设83宗饮水提升巩固工程项目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 袁才 摄)

来源:海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