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联系我们
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 深入实施农村产业革命
在中国大地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正日益深入人心,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正在成为各地遵循的发展路径。一个善待自然、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越来越清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体现,是人民群众的共有财富。”食品产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是未来潜力最大的绿色产业。生态特色食品是脱贫攻坚第一产业,以发展精深加工带动农业生产,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农产品加工工业化、规模化发展,实现以工带农、以工促农,推动产业扶贫。进入新时代,面临新问题、新挑战。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而且要化理念、思路、方法为行动,以创新的思维来推进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近年来,为加快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贵州省依托资源禀赋、生态优势和民族特色,树立和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生态文明理念,打造具有贵州地域和民族特色、以贵州不可复制的生态自然资源环境发酵生产的酱香酒、酸汤、晒醋、酱油、豆豉等特色产品优势;打造具有贵州印痕的从原料到产品、从产品到产业全过程,绿色、有机、生态的特色品质优势;打造具有贵州民族特色、引领时尚健康、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自主品牌优势;整合从科技、工艺到人才,从种植、加工到流通,从品牌、渠道到消费的全产业特色运行模式,促进各项优势得到增强,使食品产业特色化体系日趋完善,推动贵州生态特色食品与国际、国内绿色食品体系并轨,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工业基地,创建具有贵州代表性的绿色食品品牌形象。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生态特色食品企业完成产值1083.9亿元,成功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成为生态贵州孕育出的又一个产业新星。
实现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重点要在构建更有效的区域协调机制上做文章,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要构建多层有力、分类指导的发展援助的政策体系;第二方面要构建合理的区域利益共享机制;第三方面要建立规范、权威的区域协调保障机制。贵州生态特色食品,贵在资源的稀缺化,贵在品质的差异化,贵在民生和时代性。贵州的经验告诉我们,要坚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将生态特色食品产业作为生态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发展优势、促进农村产业革命成果转化的重要着力点,不以生态赤字为代价,真正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画上了等号,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要实现特色化发展目标,就要有特色化发展的基础条件。我国很多地区与生俱来的生态资源优势和底蕴深厚的民族历史文化,既是这些地区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底色”,也是其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特色”。只要深入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生态资源优势构建起覆盖产业链、价值链各个环节的特色食品工业的工作链条,整合各类生产要素,一定能推进本地区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要注重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和引领,合理的生态特色食品产业发展战略要在政府相关政策引导下,以企业为主体,以新农村建设、生态农业发展为基础,将有机农业、生态农业的建设与县域生态食品加工业紧密结合,实现生态特色食品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与规模化发展。一是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因地制宜谋划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政策环境,为产业发展提供要素保障和政策支撑。二是产业市场主体要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坚持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为产业发展提供品质支撑。三是要加强产业人才培育和引进、加大技术攻关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四是金融主管部门及金融机构要充分发挥基金作用、加强信贷支持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撑。五是各类销售主体要积极利用各大专业市场平台、主动适应线上销售新模式,为产业发展提供销售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生态特色既是本质表达,也是亮丽标签。发展生态特色食品产业是深入实施农村产业革命、调整农村产业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是实实在在的助力脱贫攻坚、服务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民生产业,是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时代新篇。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